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經(jīng)典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韓愈
【原文】
“伯樂一過冀北之野①,而馬群遂空。夫冀北馬多天下,伯樂雖善知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謂空,非無馬也,無良馬也。伯樂知馬,遇其良,輒取之,群無留良焉。茍無良,雖謂無馬,不為虛語矣。”
  東都②,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③,其南涯曰溫生④。大夫烏公⑤以?鉞⑥鎮(zhèn)河陽之三月,以石生為才,以禮為羅⑦,羅而致之幕下⑧;未數(shù)月也,以溫生為才,于是以石生為媒,以禮為羅,又羅而置之幕下。東都雖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⑨;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執(zhí)事⑩,與吾輩二縣之大夫⑾,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處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處者,誰與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問業(yè)焉?縉紳之東西行過是都者⑿,無所禮于其盧。若是而稱曰:“大夫烏公一鎮(zhèn)河陽,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焉。”豈不可也?
  夫南面而聽天下⒀,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與將耳。相為天子得人于朝廷,將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內(nèi)外無治,不可得也。愈縻于茲⒁,不能自引去,資二生以待老。今皆為有力者奪之,其何能無介然于懷耶?
  生既至,拜公于軍門,其為吾以前所稱,為天下賀;以后所稱⒂,為吾致私怨于盡取也!
  
留守相公首為四韻詩歌其事⒃,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注釋】
 、俨畼罚褐复呵锴啬鹿珪r善于相馬的孫陽.孫陽,字伯樂,用以比喻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者.冀北:冀州的北部,冀州在今河南,河北一帶.
  ②東都:指洛陽.
 、凼好,字潔川,洛陽人.
  ④溫生:即溫造,字簡輿,曾隱居王屋山及洛陽,后官至禮部尚書.
 、荽蠓驗豕杭春雨栜姽(jié)度使,御史大夫烏重胤.
 、?鉞:古代軍中殺人的一種大斧,用來象征軍權(quán).
 、吡_:捕鳥的網(wǎng).
 、嗄唬羔∧唬赃叺慕嗅,上面的叫幕.軍營沒有固定的住所,所以稱將帥    官署叫幕府.
  ⑨尤:優(yōu)秀的.
 、獍偎局畧(zhí)事:婉指百官.
  ⑾二縣:指東都城下的洛陽縣,河南縣,當時韓愈任河南縣令,所以稱"吾    輩二縣之大夫".
 、锌N紳:本指官員的衣飾,借指仕宦.
 、涯厦妫褐妇鳎糯员睘樽穑弁踝毕蚰希
 、吟悖╩i)系住,這里指束縛,羈留.
  ⒂后所稱:指石生,溫生被選走,使河南人才空虛.
  ⒃留守相公:指東都留守鄭馀慶.

1.從結(jié)構(gòu)上看,第①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什么說“大夫烏公一鎮(zhèn)河陽,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焉”?
3.作者托溫生拜見烏公時陳述兩個問題,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話回答)
4.對烏公的行為,作者似“怨”而實頌,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賞析。
參考答案
1.第一段寫伯樂是為了引出后文的烏公,起到鋪墊的作用,突出烏公善于選人才正如伯樂善于選馬。(意對即可)
2.由執(zhí)政官無人可咨、閑居士大夫無人可游、青年后輩無人可問、過往官員無人可訪可知烏公選盡了人才。(意對即可)
3.一是代為天下人祝賀;二是抱怨選盡了天下人才。
4.烏公選拔人才后,于國可得內(nèi)外之治,于己奪去“待老”之資;表面上用“私怨于盡取”表達對烏公選盡人才耿耿于懷,實際上反襯了烏公“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的難得可貴。(意對即可)

二:
2.第①段畫線句“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與后文________”這句話遙相呼應(yīng)。(1分)
3.賞析“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執(zhí)事,與吾輩二縣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處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處者,誰與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問業(yè)焉?”的表達效果。(3分)
                                 
4.第④段畫線句“為吾致私怨于盡取也”表現(xiàn)了作者的矛盾心情,試做簡要分析。(3分)
                                  
5.對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2分)
A. 夫冀北馬多天下,伯樂雖善知馬,安能空其群邪?
冀北的馬在世上屬于多的,伯樂雖然善于相馬,怎么能一下子讓馬群空掉呢?
B. 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
早晨選取一個人,選拔其中的特別優(yōu)秀的人,晚上選取一個人,選拔其中的特別優(yōu)秀的人。
C. 縉紳之東西行過是都者,無所禮于其廬。
東來西往經(jīng)過洛陽的讀書人,也無法到他們的住所去討教禮儀。
D.夫南面而聽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與將耳。
(皇上)面向南方掌管天下,他所托付重任、依靠出大力的,只有宰相和將軍罷了。
6.留守相公的“四韻詩”和韓愈的“序”立意上是否一致?請作簡要分析。(3分)

參考答案:
2.(1分)大夫烏公一鎮(zhèn)河陽,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焉
3.(3分)(句式角度或修辭角度)運用反問、排比、整句等,變化句子組織,錯綜成文,雄奇奔放,富于曲折變化,而又流暢明快,極說溫、石一去,東都政府和士群無所依恃,也是強調(diào)突出對溫、石才能的贊揚和對烏重胤慧眼識賢、善于薦拔人才的贊頌。
4.(3分)溫生和石生是我在這里的情感寄托,當權(quán)者把他們征召而去,留下我在這里孤苦一人,心里是很難過的;又是以哀襯喜,用“私怨于盡取”反襯烏公“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的難得可貴和自己對之的肯定。
5.(2分)C
6.(3分)兩者是一致的,都有勉勵、稱頌的意思,都對石、溫二人的出眾才能加以肯定,為他們懷才得遇而欣喜,都對烏公的知人善任表示推崇,即使“序”表面上因兩位人才的離去惋惜不已乃至“怨”和“介然于懷”,實際上還是在贊頌烏公慧眼識賢、善于薦拔人才。(說“不一致”,能自圓其說也可。) 

【譯文】
  伯樂一走過冀北的郊野,馬群就空了.那冀北的馬在天下是最多的,伯樂雖然善于相馬,又怎么能夠使馬群為之一空呢?解釋的人說:“我所說的空,不是沒有馬,是沒有好馬。伯樂識馬,遇到好馬就把它挑了去,馬群中沒有留下好馬了.假如沒有好馬了。即使說沒有馬,也不是虛夸的話。”
  東都洛陽,本來是士大夫的冀北,懷有才能,深深隱居而不愿為官換取俸祿的人,洛水北岸的叫石生,洛水南岸的叫溫生。大夫烏公,憑著天子賜給的斧月鎮(zhèn)守河陽的第三個月,認為石生是人才,以禮為工具,將他羅致到幕府之下。沒有幾個月的工夫,又認為溫生是人才,于是讓石生作介紹人,以禮為工具,又將溫生羅致到幕府之下?v然東都確實有很多才能出眾的人,早晨挑走一人,選拔其中最優(yōu)秀的,晚上挑走一人,選拔其中最優(yōu)秀的,那么從東都留守,河南府尹,到各部門的主管官員,以及我們兩縣的大夫,政事有不順利之處,事情有疑惑不解之處,又到哪里去咨詢從而妥善處理呢?士大夫辭去官位而閑居里巷的人,同誰去交游呢?年輕的后輩,到哪里去考察道德,詢問學業(yè)呢?東西往來,經(jīng)過東都的官員,也不能在他們的居處以禮儀拜訪他們了.人們以這樣的情況而稱贊說:“大夫烏公一鎮(zhèn)守河陽,東部處士的茅廬中竟沒有人了!”難道不可以嗎?
  天子治理天下,他所托重和依靠的人,只是宰相和將軍罷了。宰相在朝廷為天子求賢人,將軍在幕府為天子求得謀士和武將,這樣,設(shè)想內(nèi)外得不到治理,是不可能的了。我羈留此地,不能自己退而離去,想靠石生,溫生的幫助直到告老歸去。現(xiàn)在他們都被有權(quán)力:的人奪去了,我怎么能不耿耿于懷呢?溫生到了那里之后,在軍門拜見烏公時,請以我前面說的關(guān)于宰相將軍選拔人才的話,替天下道賀;請把我后面說的關(guān)于把我對他選盡東都賢人的私怨告訴他。
  留守相公第一個做了一首四韻八句的詩來歌頌這事,我便趁勢發(fā)揮他的意思寫了這篇序。

【解析】
本文與《馬說》同是宣揚重用人才的文章。然而寫法自有不同。作者在本文中匠心獨運,用“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比喻“大烏公一鎮(zhèn)河陽,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贊頌烏重胤慧眼識賢、善于薦拔人才;又用“私怨于盡取”反襯烏公“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的難得可貴,似“怨”而實頌,且比正面稱贊更為有力。文中也不直寫溫生之賢能,而是從多方面敘說溫處士出仕后給東都帶來的“不良”影響,反面襯出其過人之才,十分含蓄而巧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ju/1159710.html

相關(guān)閱讀:描寫夏天景色的古詩
“曲終卻從仙官去,萬戶千門惟月明!崩畎住豆鸬钋铩啡婅b賞
有關(guān)描寫個人胸懷抱負的古詩詞名句
普天樂?詠世 張鳴善
端午節(jié)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