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佳人即使貌美如昔,恐怕早已被他人奪去了。
[出自] 唐 韓? 《章臺柳》
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柳氏答詞:
楊柳枝,芳菲節(jié)。所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注釋 :
章臺:長安中街名。在陜西長安縣故城西南,戰(zhàn)國時建。臺下有章臺街。 章臺是漢代長安街名,游樂場所的集中地。這里以章臺的柳枝比喻長安的柳氏。
芳菲節(jié):花草盛開的時節(jié),指春季,也指美好的節(jié)操。一語雙關。
贈離別:我國古代送別時有以折柳枝相贈的風俗。“柳”與 “留”音近,以此表示挽留
青青:柔軟貌!对娊(jīng)》:“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譯文:
章臺柳啊,章臺柳,昔日青青垂柳是否還在。 佳人即使貌美如昔,恐怕早已被他人奪去了。
唐朝天寶年間,詩人韓?(一作翊)羈滯長安,與李生相友善。李之愛姬柳氏,"艷艷一時,喜談謔,善謳詠",慕?之才,甚屬意焉。李生遂慷慨將柳氏贈?,并解囊資助三十萬玉成二人婚事。翌年,?得登第,遂歸昌黎省親,暫將柳留長安。適逢安史之亂,兩京淪陷。為避兵禍,柳剪發(fā)毀形,寄居法靈寺。時?已被淄州節(jié)度使侯希逸辟為書記。及肅宗收復長安,?便遣使密訪柳,攜去一囊碎金并寫了這首《章臺柳》贈之。柳捧金嗚咽,答贈了這首《楊柳枝》。但不久柳又遭番將沙吒利劫以歸第,寵之專房。及?隨希逸入覲京師乃知其事,肅宗乃下詔斷柳歸? ,夫妻終得破鏡重圓。(事載孟? 《本事詩? 情感一》及《太平廣記?柳氏傳》)
賞析:
“章臺”本是戰(zhàn)國時所建宮殿,以宮內(nèi)有章臺而得名,在今長安縣故城西南隅。秦王曾在此宮接見藺相如獻和氏璧。臺下有街名章臺街。這里借指長安。“章臺柳”即暗喻長安柳氏。但因柳氏本娼女,故后人遂將章臺街喻指娼家聚居之所。兩個疊句用于尋覓加強呼喚之急切。“往日依依”,喻柳氏昔日之青春妙齡,豐容艷麗。“今在否"謂是否安全健在,以疑問聲口,則其憂慮擔心之情可見。“長條似舊垂”,喻柳氏裊裊婷婷的身段和體態(tài)仍不減當年。"攀折他人手”,暗指柳氏值此兵荒馬亂之秋,恐己為他人所劫奪占有。兩句以"縱使”,也應開合進退,將其希望與失望,僥幸與不幸,揣測與擔憂等復雜的矛盾心情寫得傳神活現(xiàn)。“長條舊垂”承上“往日依依”;“攀折他人手”應前“今在否”。錯綜對比,寫盡了一腔撫今追昔,柔腸百折之相思癡情和疑慮焦灼。
柳氏答詞自比為“楊柳枝”,嵌一“柳”字,既雙關姓氏而與韓詞稱“章臺柳”之暗語相應,靈犀相通;著一“枝”字,又遙啟第三句訴折柳贈別,離怨相思之情。“芳菲節(jié)”既回應韓詞之“往日依依”,頗見追惜韶華坐逝,顧影自憐之意;而又對第四句寫今日凋零之衰柳,起到了欲抑先揚的對比反襯作用,可謂匠心獨運。當昔春日旖旎芳菲之際,伉儷蜜月之時,卻年年離多合少,寧無長恨 而今失身蕃將,姿容憔悴,縱郎君不棄,欲續(xù)前好,而我固深感自卑自愧,豈堪郎君再來“折”乎 末句回應韓詞之結句,將其不幸身世,靈肉創(chuàng)傷,悲酸難言之隱,自慚形穢之情,寫得極其深沉凝重而又含蓄不盡。
唐宋詞中夫婦、戀人相互唱和的詞作并不多見,其中最知名的當屬上面兩首與南宋陸游、唐琬的《釵頭鳳》。
這兩首詞包含著一段哀怨的愛情故事——柳氏本長安倡女,為韓?朋友李生的愛姬,艷絕一時,喜談謔,善謳詠,慕韓?之才。李生知其意,乃請?飲酒,席間將柳氏贈之。后來韓?登第,歸家省親,柳氏留在長安。天寶末年遇安祿山叛亂,陷長安。柳氏因姿容絕世,懼為亂兵所辱,乃剪發(fā)毀形寄居尼庵。長安收復后,韓?遣人尋訪柳氏,攜去一囊金并題寫了這首《章臺柳》。柳氏捧金嗚咽,回報以《楊柳枝》詞。
二首詞的共同點是以柳枝喻柳氏,借柳訴情。韓?詞開頭用兩個疊句:“章臺柳,章臺柳!”以呼喚的口氣表達他日夜思念之情。接著以“今”、“昔”對比:“昔日青青”象征柳氏的年輕貌美;“今在否”暗指社會動亂,柳氏單身獨處,令他擔憂。“縱使長條似舊垂”與“昔日青青”呼應,“也應攀折他人手”是“今在否”的進一步推測。
柳氏答詞亦托詠柳自述景況。“楊柳枝,芳菲節(jié)”,指春天柳枝繁茂,象征自己年華正好。然而“所恨年年贈離別”,不能與丈夫廝守,年年在離別的景況中度過。下句“一葉隨風忽報秋”承上“芳菲節(jié)”之“春”,喻安祿山叛軍入長安后自己剪發(fā)毀容。因春忽報秋,自己的處境亦與秋柳相同。“縱使君來豈堪折!”極寫此時心中的哀傷。
二首詞語言樸實無華,不事雕琢,敘述了一段哀怨的愛情故事。兩詞各以起句為題。柳氏的《楊柳枝》與韓?的《章臺柳》同屬一調(diào)(唯首句不入韻),而與七言四句的古調(diào)《楊柳枝》并非一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159753.html
相關閱讀: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后漢書?魏霸傳原文及翻譯
老子道德經(jīng)第八十一章原文及譯文
愛國詩歌:義勇軍進行曲_愛國詩歌
后漢書?傅俊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