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關(guān)于三伏天的古詩詞及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三伏天,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時節(jié)開始了。入伏后,上無纖云,下無微風(fēng),蟬聲滿樹,悶熱逼人。古代沒有電扇空調(diào)或是冰箱冷柜,同樣的盛夏時節(jié)、驕陽似火,古人們又在做些什么消暑納涼?下面是關(guān)于三伏天的古詩詞及鑒賞:

  《橋南納涼》

  【宋】秦觀

  攜杖來追柳外涼,

  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

  風(fēng)定蓮池自在香。

  - 賞析 -

  這首詩短短28字,描寫了柳、橋、床、月、船、笛、風(fēng)、蓮等眾多事物;顧及色、聲、味,仿佛漫步在婆娑多姿的綠柳林中,徜徉于碧波蕩漾的荷塘小徑,清風(fēng)徐徐,荷香沁人心脾,笛聲悠揚悅耳,暑熱頓時消散于無形之中。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

  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

  露頂灑松風(fēng)。

  - 賞析 -

  在夏日的山中,羽扇可以不搖,衣履可以不穿。詩人在林間無拘無束,曠達(dá)瀟灑,不為禮法所拘的形象更像是魏晉遺風(fēng)。“露頂灑松風(fēng)”更體現(xiàn)出詩人悠然自得,親近自然的心情。這首詩通過對詩人自身狀態(tài)的描寫,來突出夏天的炎熱。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fēng)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 賞析 -

  這首詩既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同時又表達(dá)對友人的懷念。避暑南亭,不但寫出一種閑情,同時也寫出了來自身心兩方面的適意和快感。文字如行云流水,層遞自然,由境及意而達(dá)于渾然一體,極富于韻味。

  《暮熱游荷池上》

  【宋】楊萬里

  細(xì)草搖頭忽報儂,

  披襟攔得一西風(fēng)。

  荷花入暮猶愁熱,

  低面深藏碧傘中。

  - 賞析 -

  詩人用小荷的情表現(xiàn)自己的情,用荷花“深藏”來寫天氣之熱,化靜為動,使整首詩充滿生活氣息,新鮮、輕松,寫暑熱,透露出清爽之情。新鮮活潑、輕巧俏皮,寫出了對夏季傍晚美景的贊賞以及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蘇幕遮》

  【宋】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干宿雨,

  水面清圓,

  一一風(fēng)荷舉。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

  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 賞析 -

  詩人上闋先寫室內(nèi)燎香消暑,繼寫屋檐鳥雀呼晴,再寫室外風(fēng)荷搖擺,詞境活潑清新,結(jié)構(gòu)意脈連貫自然,視點變換極具層次。詞中對荷花的傳神描寫被王國維《人間詞話》評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為寫荷之絕唱。下闋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圓,風(fēng)荷凌舉的景象聯(lián)想到相似的故鄉(xiāng)吳門的五月的風(fēng)物,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相思之情淋漓盡致。

  《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fēng)。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 賞析 -

  詩人白居易的避暑方法簡單有趣,還頗有哲思。詩人坐在庭院中,室沒雜物,心無雜念,涼風(fēng)自然生。這或許是消暑的最高境界——心靜自然涼。

  《長興里夏日寄南鄰避暑》

  【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蟬噪樹蒼蒼。

  開鎖洞門遠(yuǎn),卷簾官舍涼。

  欄圍紅藥盛,架引綠蘿長。

  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鄉(xiāng)。

  - 賞析 -

  杜牧常以豪放筆調(diào)曠達(dá)的胸懷,而又寓有深沉悲慨,因此詩文風(fēng)華流美而又神韻疏朗,氣勢豪宕而又精致婉約。夏至避暑本是樂事,紅藥綠蘿本是美景,但寄居南鄰終是羈旅,所以才有故山云水鄉(xiāng)的感慨,可見文詞清麗,情韻跌宕。

  《鵲橋仙·己酉山行書所見》

  【宋】辛棄疾

  松岡避暑,茅檐避雨,

  閑去閑來幾度。

  醉扶孤石看飛泉,

  又卻是、前回醒處。

  東家娶婦,西家歸女,

  燈火門前笑語。

  釀成千頃稻花香,

  夜夜費、一天風(fēng)露。

  - 賞析 -

  這首詞反映了作者的超脫、美好的感情,但寓居鄉(xiāng)下,宏圖難展的沉重與鄉(xiāng)間亮麗美景帶來的閑適交織成為了一種復(fù)雜的感情,也因此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辛棄疾。

  《幽居初夏》

  【宋】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

  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

  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

  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

  睡來誰共午甌茶。

  - 賞析 -

  詩的前六句極寫幽靜的景色之美,顯示詩人怡然自得之樂。但結(jié)聯(lián)陡然一轉(zhuǎn),長嘆聲中,一個“老”字,頓興“萬物得時,吾生行休”之嘆。一種寂寞之感,襲上心頭。四顧惘然,無人可訴說。志士空老,報國無成,言念至此,只能悵悵。所以說這首詩在幽情中自有暗恨。陸游一生憂國憂民,熱愛生活,積極用世,堅韌執(zhí)著的個性的閃現(xiàn),也正是這首《幽居初夏》的特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169643.html

相關(guān)閱讀:海上的愛情_詩歌鑒賞
寇恂不修私怨原文及翻譯
許渾《早秋》原文及翻譯賞析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