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出處】
宋·寇準·《書河上亭壁》
【原作】[提供]
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欄思何長。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名句賞析】
檣:桅桿,這里指船。蕭蕭,風聲。這句意思是,詩人登上重樓,望見遠處的一片疏林,疏林之外,一半秋山帶夕陽。作者從紛繁的人事煩惱中暫脫出來,奇情于景色,反襯出作者胸襟的博大。第四句是這首詩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讓人聯(lián)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來。這一半沐著柔和斜陽的秋山,雖然沒有“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艷麗,卻給人以安閑、親切,也讓人陶醉。至于那一半見不到陽光的秋山,詩人卻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張惘,在這壯麗的黃河落日圖前又算得了什么,創(chuàng)業(yè)?到此戛然而止,還有多少余味,就讓自己去品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1703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