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蘇軾的古詩《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t(lóu)篙(hāo)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shí)。
注釋: 惠崇:北宋早期僧人,蘇軾的朋友。能詩善畫,尤其喜畫鵝、雁等禽鳥與河湖等水景,《春江曉景》是他的名作! 裕阂蛔“晚”! ∈V蒿:一種野草,多生在河灘,春天開白色小花,莖可以吃! √J芽:蘆葦嫩芽。 河豚:一種味道鮮美但有毒的魚,加工處理后可食用。譯文 竹林外,桃花剛剛綻放了兩三枝;江水漸暖,鴨最先感受春天的氣息,蔞蒿已滿地,而蘆葦剛長出嫩尖,這正是河豚要沿潮水而上之時(shí)。
這是一首著名的題畫詩。作者因?yàn)槎嫛,所以他能緊緊抓住惠崇這幅《春江晚景》的畫題畫意,僅用桃花初放、江暖鴨嬉、蘆芽短嫩等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優(yōu)美畫境。尤其令人叫絕的是“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一句,他把畫家沒法畫出來的水溫冷暖,描繪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傳神!此外,他的高妙還表現(xiàn)在幽默的想象上,他能看到畫外,以畫上并沒有的“河豚欲上”,來點(diǎn)染初春的氣息,深化畫中的意境。如果說惠崇的畫是“畫中有詩”的話,那么這首詩便是“詩中有畫”了。難怪它能作為一首人人喜愛的名詩而傳誦至今. 惠崇是個(gè)和尚,宋代畫家。這首詩是蘇軾題在惠崇所畫的《春江曉景》上的! √K軾的《惠崇春江曉景二首》,后人往往只引這一首,忘了后面還有四句: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fēng)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是一首題畫詩,惠崇的《春江曉景圖》沒有流傳下來,不過從蘇軾的詩中,我們可以想個(gè)大概:一片竹林,三兩枝桃花,一條江,幾只鴨子,河岸上滿是蔞蒿,蘆芽剛剛破土,天上還有兩兩歸鴻。河豚是看不到的,是蘇軾在想:河豚該上來了,用蔞蒿和蘆芽一燉,比東坡肉鮮多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175792.html
相關(guān)閱讀:形容男人的詩句
秋季的詩句
沁園春?丁巳重陽前原文_翻譯和賞析_納蘭性德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
“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里啼”徐璣《新涼》全詩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