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司空曙《峽口送友人》
峽口花飛欲盡春,天涯去住淚沾巾。
來時萬里同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釋
⑴峽口:兩山夾水的地方,這里指西陵峽口,為長江出蜀的險隘。晉陸機(jī)《辨亡論下》:“彼若棄長技以就所屈,即 荊 楊 而爭舟楫之用,是天贊我也。將謹(jǐn)守峽口,以待禽耳。”
⑵欲盡春:春欲盡。
⑶去。邯q去留。這里指走的人和留的人。漢蔡琰《胡笳十八拍》:“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具陳。”沾巾:沾濕手巾。形容落淚之多。漢張衡《四愁詩》:“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紛紛,側(cè)身北望涕沾巾。”
⑷故人:老朋友。
參考譯文
峽口的花隨風(fēng)降落,春天快要過去了,想到彼此將要分手萬里,不禁淚水沾濕了巾帕。來的時候(我們)是同路的旅伴,今天我這個“客人”倒變成了主人來送別自己的朋友了。
賞析
《峽口送友人》是唐代詩人司空曙的作品。此詩寫送別,作者使用多個意象來描摹當(dāng)時春天的景色,采用傷春之景烘托離別之情,寫出自己與友人之間的惆悵心情。作者將別情融入自己的身世處境,情感更加的深刻復(fù)雜。
這首《峽口送友》,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別詩,客中送客,自難為情,更何況又“萬里”之遠(yuǎn),“同為客”。作者身為客人卻反客為主,淋漓盡致地表露了自己送客惆悵心情。
此詩首句寫眼前景物,點(diǎn)明時間、地點(diǎn)。這句中“峽口”表示地點(diǎn)。“花飛”就是意象,也就是飛花。“欲盡春”則直接表明季節(jié)是暮春,“去住”形象的描繪,寫到“客”、“主”雙方。說明該詩詞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烘托本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用于藝術(shù)創(chuàng)作,是一種從側(cè)面渲染來襯托主要寫作對象的表現(xiàn)技法。寫作時先從側(cè)面描寫,然后再引出主題,使要表現(xiàn)的事物鮮明突出。第三句轉(zhuǎn)寫“來時”,為下句鋪陣,第四句用“今日翻成送故人”作結(jié),寫出彼此間的惆悵心情。選材一般,寫法卻比較別致?梢,作者匠心獨(dú)用,想象力較為豐富,表達(dá)出作者用傷春之景正面烘托離別之情。
此詩使用一個或多個意象來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圍,營造意境,并蘊(yùn)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峽口花已飛落,知道春將逝去。惜春之情奠定了全文悲的情調(diào)。“天涯”二字讓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思念或是生離,“淚沾巾”將更多的可能留給了生離。別情總是最傷感最纏綿的,而客中送客更是悲苦深刻。寄身是客本已凄涼,又遇別客情,則比一般的送別更加的悲凄。哀傷自己異鄉(xiāng)為客,無論是物質(zhì)和精神都沒有寄托和依靠,缺乏安全感和安定感,總感覺人在虛里飄。難得結(jié)交一摯友,可是如今卻要話別,別情可謂凄涼入骨。作者將別情融入自己的身世處境,情感更加的深刻復(fù)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196339.html
相關(guān)閱讀:“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的意思及全詩翻譯賞析
“道因窮理悟,命以盡性知!钡囊馑技叭婅b賞
古詩文名句
戴望舒優(yōu)美詩句-雨巷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钡囊馑技叭~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