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杜甫《劉九法曹鄭瑕丘石門宴集》
秋水清無底,蕭然凈客心。
掾曹乘逸興,鞍馬到荒林。
能吏逢聯(lián)壁 ,華筵直一金。
晚來橫吹好,泓下亦龍吟。
①蕭然:蕭灑、悠閑。
②法曹:官名。唐時府州各有法曹參軍事。
③瑕丘:古縣名,治所在今山東兗州東北。
④石門:山名,在山東平陰縣。
簡析
首聯(lián)“秋水清無底,簫然凈客心”,運用的是傳統(tǒng)詩歌創(chuàng)作興而比的方法。興、比問題,世多歧說。朱熹在《詩集傳》中說:“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比者,以彼物比此物”。我以為他的說法大抵可取。興在寄托,比識差異,觸景生情,因事寄興,詩人運用興而比來描述和反映現(xiàn)實。隋代盧思道有“秋江見底清”的詩句,杜甫翻用之,說秋水不但清,而且至于無底,則是淘盡渣滓,絕無污染。面對如此清澈的秋水,詩人的心靈頓覺清明潔?,反觀人世,則多有污濁。讀此起句便可想見當日詩人已發(fā)現(xiàn)開元盛世下的不少危機,從而引出石門宴集。曹官縣吏揮霍民脂民膏令詩人痛心,曹官縣吏奉迎勾結(jié)的丑態(tài)更令詩人鄙棄。于是詩人不忍心再看下去,正襟端坐拿起?笛吹奏。馬融《長笛賦》說:“龍吟水中不見已,伐竹吹之聲相似。”詩人化用馬融的說法,把?笛吹出的聲音比作秋水深處的龍吟。尾聯(lián)“晚來橫吹好,泓下亦龍吟”,巧妙地照應(yīng)“秋水清”的首聯(lián),表現(xiàn)?杜甫寫作律詩的高超技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251754.html
相關(guān)閱讀: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表達單戀的詩句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的意思及全詩翻譯
“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蘇軾《望江南》全詞翻譯賞析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