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王安石《桂枝香》翻譯及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經(jīng)典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譯文] 到了現(xiàn)在,那歌樓的女子,還把當年陳后主所作的那支《后庭花》唱了一遍又一遍。
[出自]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斜陽里,背西風(fēng)、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xù)。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注釋】 。1)登臨送目:登山臨水,舉目望遠。
  (2)故國:舊時的都城,指金陵。
 。3)千里澄江似練:形容長江像一匹長長的白絹。語出.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澄江,清澈的長江。練,白色的絹。
 。4)如簇:這里指群峰好像叢聚在一起。簇,叢聚。
 。5)去棹(zhào):停船。棹,劃船的一種工具,形似槳,也可引申為船。
 。6) 星河鷺(lù)起:白鷺從水中沙洲上飛起。星河,指長江。
 。7) 畫圖難足:用圖畫也難以完美地表現(xiàn)它。
 。8) 豪華競逐:(六朝的達官貴人)爭著過豪華的生活。
 。9)門外樓頭:指南朝陳亡國慘劇。語出杜牧《臺城曲》:“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韓擒虎是隋朝開國大將,他已帶兵來到金陵朱雀門(南門)外,陳后主尚與他的寵妃張麗華于結(jié)綺閣上尋歡作樂。
 。10) 悲恨相續(xù):指亡國悲劇連續(xù)發(fā)生。
  (11) 憑高:登高。這是說作者登上高處遠望。
 。12) 漫嗟榮辱:空嘆什么榮耀恥辱。這是作者的感嘆。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建都金陵。
  (13) 商女:歌女。
 。14) 《后庭》遺曲:指歌曲《玉樹后庭花》,傳為陳后主所作。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翻譯
  登上高樓憑欄極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氣剛剛開始索肅。千里奔流的長江澄沏得好象一條白練,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張滿了帆迅疾駛向夕陽里,岸旁迎著西風(fēng)飄/拂的是抖擻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繽紛的畫船出沒在云煙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這清麗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圖畫也難把它畫足! 』叵胪簦萑A淫逸的生活無休止地互相競逐,感嘆“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的亡國悲恨接連相續(xù)。千古以來憑欄遙望,映入眼簾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歷史上的得失榮辱。六朝的風(fēng)云變化全都消逝隨著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煙霧和衰萎的野草還凝聚著一片蒼綠。直到如今的商女,還不知亡國的悲恨,時時放聲歌唱《后庭》遺曲。

【譯文】
我登上城樓放眼遠望,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氣已變颯爽清涼。千里澄江宛如一條銀練,翠綠山峰像箭鏃聳立前方。帆船在夕陽往來穿梭,西風(fēng)起處,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飄揚。畫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鷺好像在銀河里飛舞,丹青妙也難描畫這壯美風(fēng)光。
遙想當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可嘆在朱雀門外結(jié)綺閣樓,六朝君主一個個相續(xù)敗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懷古,無不對歷代榮辱喟嘆感傷。六朝舊事已隨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煙慘淡、綠草衰黃。時至今日,商女們時時地還把《后庭》遺曲吟唱。

【評點】
這首詞作于詞人第二次被罷相、出知江寧府的時候,通過對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贊美和對歷史興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對當時朝政的擔憂和對國家政治大事的關(guān)心。
上片側(cè)重寫景,寫詞人登高所見。在一派颯爽的晚秋天氣中,詞人登高臨遠,大筆揮灑,描繪秋日晚暮江山如畫的景色,視野開闊,氣象壯觀。以“登臨送目”起首,指出地點和時間,并引出下文的景物描寫。結(jié)尾總收一筆,從側(cè)面概說此地風(fēng)物之美。
下片抒懷。詞人發(fā)六朝興亡的感慨,突出“門外樓頭”的舊事,其實是借古傷今,別有言外之意。“千古”二句起筆高邁,從后人感懷的角度,把感嘆的深度和力度推向極致。“六朝”兩句融情入景,把深深的古之幽情寄于寒煙、衰草、商女、后庭等一系列凄清的意象,效果立現(xiàn)。過去的雖然已經(jīng)過去,可至今猶唱的《后庭》遺曲不也是對今人的一種警醒嗎?
這首詞境界雄渾、闊大,傷懷吊古,暗寄諷諫之情,可以看出詞人對統(tǒng)治者的勸誡和憂國憂民的情懷,可謂蘊藉深沉。

鑒賞
  此詞抒發(fā)金陵懷古人之情,為作者別創(chuàng)一格、非同凡響的杰作,大約寫于作者再次罷相、出知江寧府之時。詞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無聊之時頤情自然風(fēng)光的情懷。

  全詞開門見山,寫作者南朝古都金陵勝地,于一個深秋的傍晚,臨江攬勝,憑高吊古。他雖以登高望遠為主題,卻是以故國晚秋為眼目。“正”、“初”、“肅”三個字逐步將其主旨點醒。

  以下兩句,借六朝謝家名句“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之意,點化如同已出。即一個“似練”,一個“如簇”,形勝已赫然而出。然后專寫江色,縱目一望,只見斜陽映照之下,數(shù)不清的帆風(fēng)檣影,交錯于閃閃江波之上。細看凝眸處,卻又見西風(fēng)緊處,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風(fēng)飄拂。帆檣為廣景,酒旗為細景,而詞人之意以風(fēng)物為導(dǎo)引,而以人事為著落。一個“背”字,一個“矗”字,用得極妙,把個江邊景致寫得栩栩如生,似有生命其中。

  寫景至此,全是白描,下面有所變化。“彩舟”、“星河”兩句一聯(lián),頓增明麗之色。然而詞拍已到上片歇處,故而筆亦就此斂住,以“畫圖難足”一句,抒贊美嗟賞之懷,頗有大家風(fēng)范。“彩舟云淡”,寫日落之江天:“星河鷺起”,狀夕夜之洲渚。

  下片另換一幅筆墨,感嘆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繼亡覆的史實。寫的是悲恨榮辱,空貽后人憑吊之資;往事無痕,唯見秋草凄碧,觸目驚心而已。“門外樓頭”,用杜牧《臺城曲》句加以點染,亦簡凈有力。

  詞至結(jié)語,更為奇妙,詞人寫道:時至今日,六朝已遠,但其遺曲,往往猶似可聞。此處用典。“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此唐賢小杜于“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時所吟之名句,詞人復(fù)加運用,便覺尺幅千里,饒有有余不盡之情致,而嗟嘆之意,千古彌永。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正如詞人所擔憂的,腐朽保守、不思進取的大宋王朝在亡國之音的樂曲聲中,一步步走向衰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257740.html

相關(guān)閱讀:“一派水清疑見膽,數(shù)重山翠欲留人!钡囊馑技叭婅b賞
關(guān)于黃山的詩句
子食于有喪者之側(cè),未嘗飽也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的意思及全詩翻譯賞析
“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別!钡囊馑技叭~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