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憶王孫?冷紅葉葉下塘秋》譯文注釋_《憶王孫?冷紅葉葉下塘秋

編輯: 淡泊明志 關(guān)鍵詞: 描寫秋天的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憶王孫?冷紅葉葉下塘秋
[宋] 姜夔
冷紅葉葉下塘秋。長與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兩綢繆。料得吟鸞夜夜愁。
【注釋】:
這首詞題下有序云 :“鄱陽彭氏小樓作!臂蛾枺唇窠鞑柨h,是詞人的故鄉(xiāng)。彭氏為宋代鄱陽世族,神宗時彭汝礪官至寶文閣直學士,家聲頗為顯赫。此詞寫秋日登彭氏小樓,傷飄泊、懷遠人是這首小詞的主題。
起句以寫景引起,并點明節(jié)序。冷紅,蓋指楓葉。霜后的楓葉一片緋紅,在肅殺的秋風中,正一葉一葉飄落到秋塘中去。白石詞多用“冷”字,如《揚州慢》“波心蕩,冷月無聲”,《踏莎行》“淮南皓月冷千山”,《念奴嬌》“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暗香》“香冷入瑤席 ”,而且往往以通感的形式出現(xiàn),將自己凄涼的身世之感移情到幾個創(chuàng)造的意象中。用“冷紅”形容飄散的楓葉,頓覺凄冷的氣氛籠罩全詞。古代文人傷時悲秋,見秋風落葉,或懷念故土,或憂傷身世,并不稀見 。不過,次句“長與行云共一舟”,句法頗為新穎。行云,常用來比喻飄泊江湖的游子。如曹植《王仲宣誄》:“行云徘徊,游魚失浪。”張協(xié)《雜詩》:“流波戀舊浦,行云思故山 。”姜夔一生未仕,四處飄泊,行蹤不定,用“行云”來象征其身世,很為恰切。這里他不直說身如行云,而偏說“長與行云共一舟 ”,這就不落俗套。詞人浪跡江湖,居無定所,乘舟走到哪里,天上的行云也仿佛跟到哪里,這難道不是與行云“共一舟”么?以上兩句,泛寫登樓所見所感,不僅切合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其創(chuàng)意出奇之處,也透露出白石詞“ 氣體超妙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二)“如野云孤飛 ,去留無跡”(張炎《詞源》)的特色。下一句承上意 ,具體點明所處之地。不自由,即不由自主。白石一生未仕,布衣終身,窮愁潦倒的知識分子為生計所迫,以請客身份或寄人籬下,或因人遠游,輾轉(zhuǎn)風塵,哪有安身立命之地?“不自由”,看似淺淡,卻道出了飄泊江湖的無窮酸辛。游子在孤獨落寞之際 ,總要想起知心體貼自己的故舊或親人,結(jié)尾兩句即由傷飄泊轉(zhuǎn)到懷遠人 !皟删I繆”,一筆兩用,兼寫男女雙方。綢繆 ,纏綿之意!对?唐風?綢繆》:“綢繆束薪 。”李陵《與蘇武三首》:“獨有盈觴酒,與子結(jié)綢繆 !贝司鋵懽约号c合肥情侶雙方情意綿綿 ,相互思念。“料得吟鸞夜夜愁”則專寫對方。古人覺以鸞鳳喻夫婦,此處“吟鸞”而加上“料得 ”,當指因相思之苦而夜不成寐的伊人。讓人想起李商隱的詩句“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庇勺约核寄顚Ψ蕉氲綄Ψ綍䶮o限思念自己,透過一層,感情更為深至,意境更為深遠 !耙挂钩睢保瑢懗鰧Ψ綗o夜不思,無夜不愁。詞人相信對方對自己如此真摯思念,也正反映了詞人對于對方的一往深情。
白石的羈旅飄泊之詞不重對飄泊的具體抒寫,而重在抒發(fā)一種孤獨、傷感的內(nèi)在情緒,將人引向更幽微之處。這首詞的妙處在于將身世之感與懷人之思打并在一處,因而顯得蘊藉含蓄,別繞風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295666.html

相關(guān)閱讀:《聲聲慢 秋聲》譯文注釋_《聲聲慢 秋聲》點評_蔣捷的詩詞
浣溪沙?秋情 吳文英
《秋詞》譯文注釋_《秋詞》點評_劉禹錫的詩詞
蘇秀道中 曾幾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譯文注釋_《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