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春雨》。
《春雨》
唐 李商隱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yīng)悲春?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注釋
白袷衣:即白夾衣,唐人以白衫為閑居便服。
白門:金陵的別稱,即現(xiàn)南京。南朝樂府民歌《楊叛兒》說:“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講的是男女歡會。后人常用“白門”指代男女幽會之地。[4]
紅樓:華美的樓房,多指女子的住處。
珠箔:珠簾,此處比喻春雨細密。
?晚:夕陽西下的光景,此處還蘊涵年復(fù)一年、人老珠黃之意。
依稀,形容夢境的憂傷迷離。
玉?:是用玉做的耳墜,古代常用環(huán)佩、玉?一類的飾物作為男女定情的信物。
緘札:指書信。
云羅:像螺紋般的云片,陰云密布如羅網(wǎng),比喻路途艱難。[4]
譯文
新春,我穿著白夾衣悵然地臥床;
幽會的白門冷落了,我心中惘然。
隔著雨絲凝視紅樓,我倍覺冷寂;
珠箔般雨滴飄打燈籠,獨自歸返。
你在遠路,到春晚應(yīng)更悲凄傷感?
只有殘宵能夢中聚首,依稀空泛。
耳環(huán)情書已備好,怎么才能送達;
只寄希望于萬里長空,飛來鴻雁。
譯文一
我獨自和衣悵臥,在這微雨迷茫的新春之夜。多少次我流連白門歡會處,卻只見它蒙上了一層憂郁,我只能寂寞惆悵。依然記得不久前,我來到你的樓下,隔著迷蒙的春雨,遙望你住過的紅樓。早已人去樓空,倍覺凄涼冷落。我黯然轉(zhuǎn)身離去,細雨在暗淡的燈光下飄灑,恰似珠簾輕揚。親愛的你應(yīng)在遠去的路上吧,面對日暮春晚,你會觸動悲春么?可憐我只能在殘夜的迷夢中才能與你相會,于是每夜夢底的幽秘,挑逗著我的心還有你純潔的靈魂。我渴求贈上玉檔書札,卻不知如何相送。萬里長空陰云密布如羅網(wǎng),一只雁兒在孤獨地飛翔。
譯文二
新春時節(jié)穿著一件夾衣,悵然而臥,白門寂寞,有很多不如意的事。隔著雨凝視著那座紅樓,感到孤寒凄冷,在珠簾般的細雨和飄搖的燈光中獨自回來。遙遠的路途上應(yīng)該悲傷春天將要過去,在殘宵的夢中還依稀可以與你相見。玉?和書信怎么樣才可以送給你?萬里陰云下只有一只大雁飛過。
句 解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白袷衣”,閑居時的便服。“白門”,金陵的別稱,即今天的南京。南朝樂府民歌《楊叛兒》說:“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講的是男女歡會。后人常用“白門”指代男女幽會之地。新春的夜晚,詩人和衣而臥,情緒甚是低落。為什么呢?因為昔日與戀人歡會的地方如今已經(jīng)寂寞冷清。也就是說,佳人已去,相會無期。愛情的失落,真是讓人苦惱傷心!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這兩句是詩人追述重尋舊地的情形。春雨瀟瀟,詩人來到戀人住過的紅樓前,隔著迷蒙細雨遠遠地望去,始終沒有走近。曾經(jīng)讓他感到親切溫存的紅樓,如今是那樣地凄冷。究竟是雨冷,還是心冷,連他自己都說不清了。在這紅樓前,他不知站了有多久,最終只能怏怏歸去。此時,雨仍不停地下著,在燈光的映照下,猶如風(fēng)中飄蕩的珠簾。走在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說不出的失落,說不出的凄涼。
“珠箔”,即珠簾,這里喻指雨簾。在意象上,“紅樓”和“珠箔”給人以華麗的感覺,暗示著曾經(jīng)深情繾綣的生活;而一“隔雨”、一“飄燈”,意境就變得朦朧起來。紅樓的色彩是溫暖的,但隔雨悵望反覺其冷;珠箔是明麗的,卻是燈影前對雨簾的幻覺,這極細微地寫出詩人寥落而又迷茫的心理狀態(tài)。這一聯(lián),可謂境界全出,情韻悠長,于典麗之中見凄冷,于空蒙之中見感傷。
遠路應(yīng)悲春?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晚”,形容黃昏時分暮色蒼茫的景象。“依稀”,形容夢境的憂傷迷離。此聯(lián)前一句是替對方設(shè)想,意思是:在遠方的那人面對日暮春晚,也應(yīng)觸動悲愁吧。后一句是說:只有在殘夜的短夢中,我才依稀可以見到她。
相思刻骨,而至入夢。閉上眼她分明在前,睜開眼卻什么都沒有。殘宵夢醒,怎不叫人傷心斷腸?“猶得”,尚且可得、僥幸而得的意思。在這里,我們分明感受到詩人那濃得化不開的惆悵與思念之情。
玉?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玉?”,是用玉做的耳墜,古代常用環(huán)?、玉?一類的飾物作為男女定情的信物。“緘札”,指書信。“云羅”,陰云密布如羅網(wǎng),比喻路途艱難。強烈的思念讓詩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他要修書一封,將自己的愛戀、痛苦告訴對方。末了,仍覺意猶未盡,附上愛情的信物玉墜。然而,猛一轉(zhuǎn)念,路途遙遙,阻礙重重,書信和玉墜怎樣才能送到她的手里?且看窗外,陰云萬里,有一只失群的大雁在哀哀地飛。都說飛雁傳書,可它能穿過這如同羅網(wǎng)一般的厚厚云天嗎?
評 解
李商隱的愛情詩含蓄蘊藉、幽美凄艷。他致力于情思意緒的體驗、把握與再現(xiàn),用幽微隱約、迂回曲折的方式,將心中的朦朧意緒轉(zhuǎn)化為恍惚迷離的意象。他善用哀婉的情調(diào)、美麗的意象與辭采,表達復(fù)雜的心緒。在這首詩中,紅樓、珠箔、春雨、燈影等意象,加上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使詩境凄美幽約;春晚日暮和云羅萬里,則烘托出離別的寥落、思念的深摯。
同時,李商隱的愛情詩內(nèi)涵極為豐厚,決不僅僅圍繞單一的情緒反復(fù)吟唱,而是虛虛實實,忽此忽彼,或今或昔,一重情思套著另一重情思。將難言的情感表現(xiàn)得生動而豐富,卻又讓人只可意會,難以言傳。
賞析:
《春雨》是唐代詩人李商隱所作一首情詩。春雨瀟瀟,情絲繚繞。這首詩是借助飄灑迷朦的春雨,抒發(fā)悵念遠方戀人的情緒。開頭先點明時令,再寫舊地重尋之凄愴,繼而寫隔雨望樓,尋訪落空之迷茫,終而只有相思相夢,緘札寄情。一步緊逼一步,悵念之情恰似雨絲不絕如縷。詩的意境、感情、色調(diào)、氣氛都是十分清晰明麗,優(yōu)美動人。詩借助于飄灑迷?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烘托別離的寥落,思念的真摯,構(gòu)成渾然一體的藝術(shù)境界。
李商隱的詩歌擅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象來展示詩人心靈中最美麗的東西。這首《春雨》也隱喻著詩人難言的感情,抒發(fā)著詩人哀傷的情愫,并且具有相當?shù)拿栏小?br />
這不是描寫春雨的詠物詩,而是一首見春雨有感、借飄灑迷蒙的春雨烘托愛情寥落的惆悵感懷之作。
有人說這是詩人客居長安的憶家之作,有人說這是李商隱期盼他人提拔的寄托之作。大多數(shù)人認為這就是一首愛情詩。但對于詩人所思為何人又有較大的爭議。有人認為詩人所念之人應(yīng)當是柳枝,就是《柳枝五首·序》中提到的那位屬意于他、最后卻被他人奪走的洛陽癡情少女。有人說紅樓之上的那位姑娘就是后來成為李商隱妻子的王氏,當時落魄不堪的李商隱不過是王茂元手下的小小幕僚,卻看上了人家的千金小姐,自然是有些苦澀難言的了。還有人推斷這位可望不可及的女子是女冠,就是《碧城三首》和《重過圣女祠》等詩中反復(fù)提到的那位陪同公主一塊兒入道觀的宮女。
不論這首詩有無寓意,不管詩中的女主人公到底為誰,都不影響我們欣賞這首詩的凄迷與美麗。
來源海博學(xué)習(xí)網(wǎng)唐詩名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ju/1297871.html
相關(guān)閱讀:普天樂?詠世 張鳴善
有關(guān)描寫個人胸懷抱負的古詩詞名句
端午節(jié)的詩句
描寫夏天景色的古詩
“曲終卻從仙官去,萬戶千門惟月明!崩畎住豆鸬钋铩啡婅b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