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半死桐 鷓鴣天》譯文注釋_《半死桐 鷓鴣天》點評_賀鑄的詩詞

編輯: 淡泊明志 關鍵詞: 愛情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半死桐/鷓鴣天
[宋] 賀鑄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注釋】

①閶門:本為蘇州西門,這里代指蘇州。
②梧桐半死:比喻喪偶。
③原上草,露初?:比喻死亡。?:干掉。
④舊棲:舊居。 新垅:新墳。

【評解】

這首悼亡詞充滿了詩人對亡妻懷念之情。上片寫妻子死后詩人的凄涼和孤零。開始即以“萬事非”寫出不堪回首的慨嘆。下片寫詩人對妻子的懷念!疤魺粢寡a衣”,再現(xiàn)了亡妻日夜辛勞,甘于過清苦生活的場面。以此為結,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對亡妻深沉的悼念之情。全詞寫得哀婉柔麗,真摯感人。

【集評】

張燕瑾《唐宋詞選析》:賀鑄退居蘇州,本來就心情抑郁,“閑愁”頗多,亦頗大;在蘇州又死去了妻子,這就給他布滿陰霾的心頭,又增添了一層烏云。這首悼念亡妻的詞作。出語沉痛,感情深摯,很能感動人。

這是一首悼之詞,表現(xiàn)作者對亡妻趙氏的深摯追懷。詞中通過舊地重游抒發(fā)感情,追念了作者與亡妻在長期同甘共苦的生活中培育出來的深厚愛情。全詞觸景生情,出語沉痛,情真意切,哀怨凄婉,動人肺腑。
上片起二句用賦 ,直抒胸臆!伴嬮T”是蘇州城西門。詞人回到蘇州,一想起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已長眠地下 ,不禁悲從中來,只覺得一切都不順心,遂脫口而出道:“重過閶門萬事非”。接以“同來何事不同歸 ”一問 ,問得十分無理,實則文學往往是講“情 ”而不講“理”的 ,極“無理”之辭,正是極“有情”之語。
以下兩句,以連理樹的半死、雙棲鳥的失伴來比擬自己的喪偶 !扒逅倍,以秋天霜降后梧桐枝葉凋零 ,生意索然,比喻妻子死后自己也垂垂老矣。
“頭白 ”二字一語雙關 ,鴛鴦頭上有白毛(李商隱《石城》詩:“鴛鴦兩白頭!保~人此時已屆五十,也到了滿頭青絲漸成雪的年齡。這兩句形象地刻畫出了作者本人的孤獨的凄涼。
換頭“原上草,露初?”一句,承上啟下,亦比亦興 。本自漢樂府喪歌《薤露》:“薤上露,何易?!
用原草之露初?暗指夫人的新歿,是為比,緊接上片,與“梧桐半死 ”共同構成“博喻”;同時,原草?露又是荒郊墳場應有的景象 ,是為興,有它尋夫先路,下文“新垅”二字的出現(xiàn)就不顯得突兀。
“舊棲”句至結尾復用賦體。因言“新垅”,順勢化用陶淵明《歸田園居 》五首其四“徘徊丘垅間,依依昔人居”詩意,牽出“舊棲 ”。下文即很自然地轉入到自己在“舊棲”中的長夜不眠之思這首詞,藝術上以情思纏綿,婉轉工麗見長。作者善于把一些使人捉摸不到的情感形象化,將情與景和諧地融為一體 。詞中以“梧桐半死”“鴛鴦失伴”等形象化的比喻 ,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亡妻之痛,又用草間霜露,比喻人生的短促,這比直陳其事更具藝術效果。末三句“舊?”“新垅”、“空床”、“聽雨”既寫眼前凄涼的景狀,又抒發(fā)了孤寂苦悶的情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337990.html

相關閱讀:《甘州 八聲甘州》譯文注釋_《甘州 八聲甘州》點評_張炎的詩詞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_全詩賞析
《長命女?春日宴》譯文注釋_《長命女?春日宴》點評_馮延巳的詩
暮秋獨游曲江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商隱古詩
《點絳唇?波上清風》譯文注釋_《點絳唇?波上清風》點評_魏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