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面對一塊古石的默想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面對一塊古石的默想

[墨西哥]卡斯特利亞諾斯

我就靜坐此地,心有千言萬語,

宛如一只盛滿綠果的完好籃子。

成千個被毀的古代諸神的

碎片

在我的血液里相互探索,相互接近。

渴望重建他們的塑像。

從他們破碎的唇際

來一曲歌在我口邊生起,

一陣溶化的松香

幾塊精煉的神秘頑石。

然而,我就是遺忘,我就是叛逆,

我是貝殼,無法從大海中隔開

哪怕是微小的波浪的回聲。

我不張望水淹的寺廟

而只矚目廢墟上的樹林

看他們挪移著濃蔭,用利齒嚙咬

過往的清風陣陣。

我眼下的遭到刻痕

像盲人指尖下摸索的花朵。

然而,我知道:

我身后?縮著另一個身艇,

我四周悄然掠過許多生命

像叢林中夜間活動的野獸。

我知道:在某處

仿佛是荒漠中的仙人掌,

有一顆布滿荊棘的心,

它靜等一個姓名,似仙人掌渴待淋雨。

但是在碑文語言中

我僅僅知道幾個字

在這字下他們活埋了我的祖先。

(吳迪、李力譯)

【賞析】

作為一塊“古石&rdquo,高三勵志;,“我”的身上承載著歷史的雕刻刀留下的痕跡,“我”已穿越千年,有待世人的發(fā)掘。作為歷史的載體,“成千個被毀的古代諸神的/碎片/在我的血液里相互探索,相互接近”。在這種情況下,“我”所承載的信息可能被人們發(fā)現(xiàn)后挖掘出來,用來作為歷史的見證和記錄,當然,也有可能被人誤解,成為對歷史進行“叛逆”的解讀的證據(jù)。“我身后蜷縮著另一個身軀”指的是石頭包含有大量的信息,作為這個身軀存在的證明,“我”所負載的信息渴望被人解碼,“似仙人掌渴待淋雨”。

然而,世人只知道從“我”的身上解碼歷史,了解他們需要的信息,而對于其他的重要信息置若罔聞;有些人也可能想要找某些論據(jù)或證明某些觀點,而僅僅根據(jù)幾個字來對“我”進行任意的曲解與肆意的誤讀,那樣就只能把原本的歷史真實給掩蓋,永遠“活埋了我的祖先”;也有很多的人們只注意到碑文上的訊息,而忽略了作為載體的古石本身的存在與價值。古石在那兒屹立千年、萬年,正是因為它的沉默,我們?nèi)祟悜摲此剂恕?/p>

作者從“成千個被毀的古代諸神的/碎片”一下子跳躍到“幾塊精煉的神秘頑石”,詩人之所以能產(chǎn)生這樣的跳躍是有原因的:在原始神話思維中,石頭是神秘生殖力的象征和實體化,古代人認為石頭可以誕生生命,是有靈性的東西,所以碎石才有可能跨越到“諸神”,承載著“神秘”。

石頭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風風雨雨,它“矚目廢墟上的樹林/看他們挪移著濃蔭,用利齒嚙咬/過往的清風陣陣”。石頭是堅硬的,英勇無畏,堅不可摧,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歲月在它身上留下了痕跡,那身上的“刻痕”很深,就“像盲人指尖下摸索的花朵”那樣清晰。石頭也是永恒的,它代表著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力量,象征著一種頑強而旺盛的生殖能力。

詩歌要從對字面意義的解讀深入到引申義或言外之意去理解,因為詩人在詩歌中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之一就是將某種道德思想或對于人間事物的理解寄托在自然現(xiàn)象中,借物詠懷。除此之外,構成詩歌言外之意的除語義本身的暗示外,還有作者對所詠之物的態(tài)度或意向。在詩人的眼中,這塊“古石”不是僵硬冷峻的形象載體,而是蘊涵著人們內(nèi)心豐富的感情世界,并同時具備獨特的生命象征意義。當石頭有了自己的生命時,也就有了對生命價值的頑強追求。(黨?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4732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