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露珠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露珠

[黎巴嫩]艾布·馬迪

假如你見到玫瑰花上的一顆露珠

凝視它吧,就如一個隱微的謎你尚未穎悟

愿你的雙眼化為手掌,愿你的撫摸變成明眸

紅的不都是炭火,不,白的不都是珍珠

也許是一個魂,像我這樣的魂,對害人的塵世厭惡

于是它騰上天空,在銀河尋覓歸宿

也許它在自由的蒼穹自由自在地生活了一陣

黑夜的眼角在黎明時灑下她——一滴甘露

(郭黎譯)

【賞析】

艾布·馬迪是一位旅居美國的黎巴嫩詩人。這樣的經歷,使他的詩作兼具東方與西方兩種特色。東方的神秘主義與西方意象的哲理性思考鮮明地體現在他的詩歌里。

這首詩也與意象派詩歌有異曲同工之妙。正像意象主義詩人龐德所說,意象就是“在一剎那時間里理智和情感的復合”!堵吨椤穬H僅八行,但留給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兩節(jié)詩里充滿了瞬間的感悟與情感的升華。小小的露珠,平素不為人所注視,但抒情主人公興之所至,觀察到了這微渺之物所?含的玄機。我們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當心緒平靜、神游物外之時,往往會有一種不為人注意的事物會驀然出現于眼前,融入腦海中,引發(fā)奇妙的聯想,甚至悟出人生的哲理。艾布·,生活;馬迪正是如此,詩人在凝思時,關注到了一顆小小的露珠---顆在玫瑰花上的露珠。這顆小小的露珠并不是永恒之物,它并不顯赫,甚至存期甚短。但凝視它時,你也會有獨特的感悟,就像一個隱微的謎等待著你去參悟。然而平日里我們感知事物更直接的是觸覺,接觸到了才有更深刻的認識,可露珠能觸摸嗎?不能,詩人的感知方式只能轉為視覺。這種細微的心理變化,巧妙地被詩人以隱喻的方式化為通感,進而由意象轉化為一個意境,一種夾雜了詩人情感的微觀境界。“愿你的雙眼化為手掌,愿你的撫摸變成明眸”,在視覺與觸覺之間詩人感受到了一種奇妙的世界;鸺t的玫瑰作底,晶瑩的露珠呈現其上,不,這一切不是截然二分的,它們是融為一體的自然奇景,仿佛炭火上的珍珠,詩人這里雖然貌似否定,實則肯定,“不”即是“是”,更加強調了這種奇妙融合的境界。畢竟,炭火與露珠是不能相容的,但詩人以奇妙的想象力和巧妙的表現手法,用語簡潔,卻創(chuàng)造出絕妙的圖景。這恐怕就是龐德所謂的的結合吧。

在第二節(jié),詩人完全融入了彼情彼景。露珠就像大自然的精靈,也是大自然的一個魂,這正像人的魂。這種人清高、脆弱,帶著些許的厭世情緒。第二節(jié)第一句將人格融入詩中,刻畫出了一種靈魂。它雖微小,卻晶瑩、純潔,所以它騰上天空,在銀河尋覓歸宿,盡管時間是短暫的,但畢竟它在自由的蒼穹生活過一陣,這滴甘露就是黑夜的眼角在黎明時灑下的一滴淚珠。詩人以露珠作為觸發(fā)點,抓住露珠晶瑩、純潔卻又短暫的特點,充分運用了擬人、比喻、通感等手法,將某種人生境遇或某類人的生存狀況呈現出來,尤其是憑借瞬間感悟,觸景生情,創(chuàng)造了一種打動人心、引起共鳴的意境,令人深思。(金立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4935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