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自然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大自然

[英國]馬洛

大自然賦予人四大元素——

在內心沖突,爭著控制性靈;

造化啟迪眾生奮發(fā)而探索,

人的靈智能理解萬物:

領悟宇宙的神奇結構,

測量天體運行軌跡;

不斷追求無窮知識,

死如星球生生不息;

性靈敦促我們鍥而不舍,

直到采摘豐碩的果實。

(孫梁譯)

【賞析】

本詩出自馬洛的詩劇《帖木耳》。作為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戲劇的杰出代表,馬洛第一個將五音步抑揚格素體詩引入戲劇,傷感散文,為英國詩劇奠定了基礎。但馬洛的雄心并非僅限于此,他的激情與野心早已通過其筆下的帖木耳傳達出來。讓這位牧童出身的獨裁者發(fā)出如《大自然》之類的聲音,馬洛的大膽與豪情不可小覷,用威爾遜的話來說,馬洛是“滿懷熱情地、用充滿了激情的語言在描寫一個有血有肉、感情豐富的人物”。

他筆下的帖木耳之所以能成為整個西方世界的征服者,除了那種目空一切、把整個世界踩在腳下的野心和決心之外,更有對整個宇宙整個自然獨到而鮮明的理解力。“四大元素”是西方古代與中世紀的哲學概念,指土、氣、水、火,宇宙萬物(包括人類)均由這些元素組成。在第一句詩行中,詩人便打破了神創(chuàng)造人、統(tǒng)治人的中世紀神學傳統(tǒng),借用古希臘哲學家的觀點,指出人的性靈,是受到大自然所賦予的四大元素相互作用的影響,從而“造化啟迪眾生奮發(fā)而探索”。又因為人同萬物一樣都是由這“四大元素”組成,因而人的才智和力量是無窮的,他們足以理解萬物,領悟整個宇宙的神奇結構,測量天體的運行軌跡,不斷追求無窮知識。人類的孜孜以求的狀態(tài)與生生不息的星球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唯有這樣的“鍥而不舍”,才能采摘“豐碩的果實”。這種追求與探索,正是整個宇宙、整個大自然能運行發(fā)展的奧妙所在。

沒有榮華富貴的爭奪,沒有神的引導和要求,人類之所以如此積極探索、奮發(fā)努力,完全是出于人最本真最本能的需要。如此精辟的見解,如此超然的世界觀,不僅僅是出自要征服世界、征服自然的帖木耳之口,更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一直以來所倡導信仰的。這種擺脫傳統(tǒng)束縛、強調個性解放、探索人類極限的追求和氣概,也是馬洛用他的筆和他自己的一生所檢釋的。(江莉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5350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