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一葉葉,搞笑語錄,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出處】

唐·溫庭筠·《更漏子》

【原作】[提供]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名句賞析】

一片片的樹葉,一聲聲的雨滴,不斷地滴落在空階上,一直到天明。離情擾人思緒,在漫長的秋夜里,不停的葉落雨滴,陪伴著一顆悲倫的心靈。“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從聽覺寫“三更雨”。“滴到明”,主人公聽了一夜的雨聲,定是整夜未成眠,可見離情之深,夜雨不像是落在梧桐葉上,倒更像是滴滴砸碎在人的心里,這比起“驚塞雁,起城烏”來,可以說是已經(jīng)愁腸萬斷了。宋人聶勝瓊“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鷓塢天·別情》)便是此末三句的遺響。“葉葉”“聲聲”的疊用,把“長”“苦”從聲音的角度具象化,作者以疊字的方式將聲音拉長,從而實現(xiàn)雨聲由夜至曉的綿延。[南朝]梁·何遜《臨行與故游夜別》有這樣一句詩:“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正與此詞境狀相似,筆者私意,詞人或許自覺不自覺地化用了這個詩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5426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