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出處】出自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釋義】枯藤纏繞著老樹,樹枝上棲息著黃昏時歸巢的烏鴉,不遠處流水上有一座小橋,周圍住著一些人家。
【解析】原詩為:“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馬,夕陽西下,勵志電影,斷腸人在天涯。”
全曲由四個畫面、四個場景組成,共有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馬、夕陽、斷腸人、天涯十二個名詞。作者將這十二個看似毫不相干的名詞巧妙地拼合聯(lián)結(jié)起來,組成了這四幅優(yōu)美的畫面,真正做到了詩中有畫。表面看本曲并無華麗美妙之處,然而,正是作者看似不經(jīng)意的名詞整合卻寫出了這千古名篇。
全曲以較簡潔質(zhì)樸的十二個名詞組成這四幅優(yōu)美的畫面。作者的用詞并無華麗的辭藻,只是一些詩詞中常見常用的老詞,并不見任何新意。但正是這些并不見有任何出眾之處的舊詞卻寫出了這不朽的經(jīng)典之作,從而得以廣泛流傳,深入人心。
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馬”,是用了枯、老、昏、小、古、?等形容詞來強調(diào)名詞的重疊效果。名詞的這種用法,省略了形容詞(對屬性的描寫)和動詞(對名詞的動態(tài)描寫),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空間,如同國畫的飛白一樣,空白處才是神妙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6179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