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個(節(jié)選)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十二個(節(jié)選)

[俄國]勃洛克

1

黑色的夜。

白色的雪。

風呀,風呀!

人的腳都站不住。

風呀,風呀——

吹遍了上帝保佑的全世界!

風卷刮起

白色的雪。

雪下面——是冰塊。

滑呀,難走呀,

每個行路的人

都會滑倒——唉,不幸的人!

從這所房子到那所房子

拉著一根粗繩。

粗繩上-是標語:

“全部政權歸于立憲會議!”[1]

一個老太婆很傷心——哭起來了,

她怎樣都不能理解,這是什么意思,

為什么要有這樣一條標語,

為什么要這么大的一塊布?

能給小伙子們做多少包腳布呀,

可是每個人——都是裸體,光腳……

老太婆,像一只老母雞,

好不容易才繞過雪堆。

——哦,我的圣母庇護神呀!

——哦,布爾什維克在把人趕進墳墓!

刮人的風呀!

嚴寒也不讓步!

一個資產(chǎn)階級站在十字街口

把鼻子藏進了衣領。

啊,那是誰?——披著長頭發(fā)的人

低聲在講話:

——賣國賊!

——俄羅斯毀滅了!

大概,這是位作家——

雄辯士[2]……

那兒是位穿長袍的——

順著旁邊-走過雪堆......

為什么現(xiàn)在不快活,

神父同志?

你還記得嗎,從前

你挺著肚子往前走,

肚子上的十字架

向老百姓閃著光?

那兒是位穿羔皮大衣的貴太太

碰到了另一位太太:

——我們已經(jīng)哭過啦,哭過啦……

腳下滑了一交

于是——噗通一聲——直躺了下來!

喂,喂!

抓緊呀,爬起來呀!

愉快的風

又作惡,又快活。

卷起衣裙,

刮倒行人,

撕著、揉著和刮著那條大標語:

“全部政權歸于立憲會議!”

它還帶來了一陣話語:[3]

......我們也開過會......

……就在這所房子里……

……我們討論——

我們表決:

短時——十塊錢,通夜——二十五......

......再少——誰的也不收,?勵志......

……我們去困覺吧……

深深的夜。

街道空寂。

一個流浪漢躬著肩背,

還有風在唿嘯……唉,不幸的人!

來吧——

讓我們接吻......

面包!

將來怎么樣?

走吧!

黑色、黑色的夜空。

惡念,憂郁的惡念

在胸中沸騰......

黑色的惡念,神圣的惡念......

同志!要提高警惕!

2

風在,雪在飛舞。

十二個人在走著路。

槍上的黑皮帶,

四周圍是——火,火,火......

嘴里——銜著手卷的紙煙,便帽亂戴著,

背上應該繡上個紅方塊愛司的花樣![4]

自由,自由,

唉,唉,沒有十字架啦![5]

特拉一嗒一嗒!

冷呀,同志們,冷呀!

——而凡尼卡和卡季卡——在小酒館里……

——她有“克倫基”[6]藏在襪子里!

——凡紐什卡[7]現(xiàn)在也發(fā)財了......

——凡紐什卡從前是我們的人,現(xiàn)在變成大兵啦!

-嚷,凡尼卡,你這個狗崽、資產(chǎn)階級,

試一試,你敢和我的情人接吻!

自由,自由,

唉,唉,沒有十字架啦!

卡季卡正和凡尼卡忙著呢——

忙什么,忙什么?……

特拉一嗒一嗒!

四周圍是——火,火,火......

槍上的皮帶——背好它……

堅持著革命的步伐吧!

永不休息的敵人不會打目盒睡!

同志,拿住槍,不要膽怯!

我們要用子彈射擊神圣的俄羅斯——

那堅強的,

那農(nóng)村的,

那大屁股的俄羅斯!

唉,唉,沒有十字架啦!

12

......踏著威武的步伐走向遠方......

——那兒還有誰?走出來!

這是風刮著紅旗

在前面作樂......

在前面——是寒冷的雪堆,

——誰在雪堆里——走出來!……

只不過是頭可憐的餓狗

在后面瘸著走......

-滾開,你這癩皮狗,

我要用刺刀給你抓癢!

舊世界正像一頭癩皮狗,

煺后——我要把你刺幾個洞!

......露著牙齒-這頭饑餓的狼狗-

夾著尾巴——緊跟在后面——

這頭寒冷的狗-無家可歸的狗......

——唉,回答一聲,是誰在那兒走?

——誰在那兒搖著紅旗?

——仔細看一下,多么黑暗!

——誰在那兒快步飛跑,

隱藏到所有的房子背后?

-無論怎樣,我總會抓到你,

你不如還是來向我投降吧!

——唉,同志,你該倒霉,

出來,我們就要開槍啦!

塔拉一塔一塔!-只有回聲

響在房屋的墻壁上......

只有雪風長久地在白雪堆里狩笑……

嗒拉一嗒一嗒!

嗒拉一嗒一嗒!

......他們踏著威武的步伐在走——

后面-是頭餓狗,

前面——拿著血紅的旗子,

雪風遮得看不見他,

子彈也不能傷害他,

他踏著輕柔的步伐,駕臨在雪風之上,

雪花的細屑飛舞,有如珍珠,

他帶著白色的玫瑰花環(huán)——

走在前面——這就是耶穌·基督。

(戈寶權譯)

【注釋】

[1]“全部政權歸于立憲會議!”是1918年1月間俄國各資產(chǎn)階級政黨所提出的一個反動口號,來和布爾什維克的“全部政權歸于蘇維埃!”的口號相對立。

[2]此字塬文是Вития,即雄辯家,說教者,此處含有諷刺之意。

[3]下面的幾句話,都是街頭的妓女講的。

[4]紅方塊愛司的花樣,塬文為Вубновыйтуз,是撲克牌中的一種花樣。在十月革命前,這是縫在苦役犯人背上的一塊紅布片。

[5]含有無宗教信仰之意。

[6]“克倫基”(Керенки)是1917年資產(chǎn)階級臨時政府所發(fā)行的一種20及40盧布的紙幣,“克倫基”一名,即從臨時政府的首領社會民主黨員克倫斯基(Керенский)之名而來。

[7]凡紐什卡是伊凡及凡尼卡的昵稱。

【賞析】

《十二個》是勃洛克的代表作,也是描寫十月革命的第一首長詩,在蘇聯(lián)詩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恫蹇藗鳌返淖髡邎D爾科夫曾經(jīng)說過:“《十二個》是俄國詩歌中情節(jié)最單一,叁言兩語即能交代清楚但卻是最費解的作品之一”這個評論非常傳神地概括了這首詩的特點。

作品完成于1918年1月28日,是勃洛克在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兩個月后寫成的,從最初的醞釀到詩成擱筆,只用了短短20天。用詩人自己的話說,“它是在激情中,充滿靈感,和諧完整地寫成的”。

長詩以十月革命之后的彼得格勒為背景,以“彼得魯哈一一卡季卡一一凡尼卡”的愛情悲劇為情節(jié)主線,同時描寫了十二個赤衛(wèi)隊隊員在巡邏時的所見所聞。長詩共有12個片段,每段行數(shù)不等,短至12行,長至83行。整部長詩結構緊湊、場面宏大、情節(jié)緊張、氣勢雄渾。詩歌寫作技藝精湛,格調高昂。

詩歌的第一段著力描寫了社會各階層民眾對革命的不同反應:老太婆埋怨“布爾什維克在把人趕進墳墓”;資產(chǎn)階級把鼻子藏進了衣領;神父不快活了;穿羔皮大衣的貴太太“哭過啦,哭過啦”;妓女們嘲弄“開會”。這一系列場景一方面展示了舊世界的現(xiàn)實狀況,另一方面為下文作了情節(jié)和情緒的雙重鋪墊。在詩歌第二段,長詩的主要人物悉數(shù)登場,悲劇隨即發(fā)生。對主要人物的選擇,作者很有深意。彼得魯哈雖然參加了革命,卻仍然有很多不良的習氣:嫉妒、浮躁、殘暴等等;卡季卡受到不良思想的誘惑變得輕浮,最終導致送命;凡尼卡背叛了革命,成了資產(chǎn)階級。他們代表了當時社會民眾的叁種典型。

勃洛克敏感地覺察到了民心的異常,于是借助發(fā)生在他們叁者之間的悲劇來表達他對于社會現(xiàn)實狀況的思考。

在詩中,勃洛克同時表現(xiàn)了以彼得魯哈為代表的革命參與者們在革命中凈化靈魂、純潔道德的過程。詩中的十二個赤衛(wèi)隊員并不是革命先鋒隊的形象,而是反抗舊世界的勞苦大眾的形象。他們的身上還有很多自發(fā)的,甚至是不道德的思想成分。“關上樓房吧,/馬上就有搶掠!/打開地窖吧——們現(xiàn)在要進來游逛!”這種燒殺搶掠的行徑并不是革命的初衷。“我總要有一個時候/快活,快活……/我總要在頭上/搔癢,搔癢……/我總要用小刀兒/在你身上砍砍,砍砍!……”這四節(jié)詩采用了俄國當時流行的民謠,含有報復的意味,同時也表現(xiàn)出了彼得魯哈在重新快活起來之后的狂暴的心情。這種狂暴多少帶有一點匪徒氣。在勃洛克看來,要“堅持革命的步伐”就必須對這些不健康的思想加以引導和糾正。在長詩的最后兩段,格調明朗起來,隊員們“踏著威武的步伐在走”,正義終于戰(zhàn)勝了邪惡,革命者們完成了自身的道德凈化。是什么力量在引導他們走向正途呢?勃洛克自己也說不清楚。他看到了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但卻始終沒有弄清楚是什么力量引導革命走向勝利。因此,在長詩的結尾處他用了“帶著白色的玫瑰花環(huán)”的耶穌形象來象征這種抽象的力量。

除了結尾處的耶穌形象之外,長詩還有許多象征意象:“黑夜”象征黑暗和腐朽;“雪”、“狂風”象征摧毀力量和運動過程中的混亂;白色象征光明和純潔;“癩皮狗”、“餓狗”、“無家可歸的狗”象征行將就木的舊世界。大量象征手法的運用說明這部長詩是一部有著史詩般廣闊的畫面和深遠寓意內涵的象征主義長詩。盡管如此,詩中的現(xiàn)實主義的細節(jié)真實描寫仍隨處可見。勃洛克真正做到了象征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的完美結合。在內容上,他把革命思想與以基督為象征的性靈、道德純潔結合起來;形式上,他把赤衛(wèi)隊隊員巡邏的日常場景與“黑夜”、“風”、“雪”等象征意象融合起來,形成既有現(xiàn)實感又富有象征性的藝術體系;語言上,長詩一方面大量采用了民歌小調、街頭巷尾的常用口語,甚至標語口號,另一方面卻又加入了“暴風雪”、“黑”、“白”、“紅”等頗具象征意味的詞以及比喻、重復的節(jié)奏、多層次疊句等手法,使詩中曉暢通俗和激情洋溢兩種風格迥異的調子相互交織、相互補充,鑄造出一種粗獷壯美、氣勢磅礴的語言風格。

長詩的一個最為顯著的藝術特征,就是其音樂性,有人甚至認為它是象征派詩歌中對音樂的創(chuàng)造最為深刻和完美的作品。長詩組合了多種聲音:革命的唿嘯風聲、各色人等的交談聲、街頭巷尾的嘈雜聲、新舊世界的搏斗聲、舊世界的嘆息聲和新世界的歡唿聲。這些聲音潛仗在長詩的各個角落,在勃洛克的指揮下,奏響了雄壯的世界樂曲。與其他注重音樂性的象征派詩歌相比,這部長詩的音響和節(jié)奏同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連,因而更加清新凝練、富于表現(xiàn)力。通俗的民間謠曲與高雅的抒情旋律的有機結合,使長詩具有很強的“交響”性。各種聲音同語言風格結合得十分自然、協(xié)調,既符合情感發(fā)展邏輯,也不覺隨意和凌亂。聆聽著這些生動而豐富的音響,會有身臨其境之感。

勃洛克用這樣的一首長詩給世界傳達了無限的內涵:關于當時俄羅斯的社會風貌、關于他本人的創(chuàng)作思想、關于象征派的技巧,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在長詩完成之初,有人曾把它看做是政治詩歌。勃洛克認為“他們對于藝術非常盲然無知”,并且說“任何一種政治都是那樣骯臟的,它的一滴水就可以弄混了和分化了所有其他的東西”?梢姡切“其他的東西”才是長詩的主旨所在。(安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68044.html

相關閱讀: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杜甫《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觸》原文及翻譯
荷笠?guī)﹃,青山獨歸遠
拉伊莎_詩歌鑒賞
季節(jié)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