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別妻歌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別妻歌

[日本]神本人麻呂

石見海濱津野岸,

人家偏說不是灣,

人家偏說不成灘;

好吧,就算不是灣,

好吧,就算不成灘。

捕魚人兒下海去,

渡津?趤y石穿;

朝風扇來長繾綣,

夕浪推來盡纏綿。

青青海藻波中搖,

波來波去亂石間;

妹子柔情渾似藻,

搖曳不離我身邊。

我今一人獨上路,

拋下妹子守孤單,

一路行來八十灣,

千遍萬遍回頭看。

家鄉(xiāng)遙遙路漫漫,

更那堪翻過高山;

憂思日夜凋朱顏,

妹子倚門實堪憐;

可恨青山障我目,

快快塌下變平川!

(反歌)

石見津野山,

踩踩林木間,

搖袖申離情;

妹子可看見。

滿山矮竹葉,

簌簌作亂鳴,

一路思妹子,

別來心不寧。

(劉振瀛譯)

【賞析】

《別妻歌》是日本萬葉初期詩人柿本人麻呂的代表作品,它被收入了日本現(xiàn)存最早的詩歌總集《萬葉集》,為第2卷第131首。

古代日本人民在建立和發(fā)展自己的詩歌文化時,采取了兩條途徑。一是學習漢語詩,用漢語形式寫詩,俗語;一是“歌”,在自己民族詩歌的基礎上,改進提高,稱為“歌”或“和歌”,有別于漢詩!度f葉集》屬于后者,它是日本民族用自己的語言創(chuàng)作詩歌的最早嘗試!度f葉集》產(chǎn)生于日本文字出現(xiàn)之前,全部詩歌都是借用漢字即萬葉假名記錄下來的。它的最大貢獻在于擺脫了漢詩的窠臼,用日本民族語言,把不定型的古歌謠發(fā)展為定型的民族化、個性化的詩歌形式。

我們一般將《萬葉集》中的詩歌分為四個創(chuàng)作時期,柿本人麻呂是第二個時期(673-709)的代表詩人。這一時期以長短歌為最盛。柿本人麻呂收入在《萬葉集》中的歌達90首,其中長歌20首。他的長歌有禮儀歌和生死離別歌兩種,《別妻歌》是一首表現(xiàn)夫妻別離的長歌。

全詩不分段,每句都是七個音。詩歌以丈夫為第一人稱,塑造了一個對妻子癡情綿綿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詩歌一開頭,使用了“序詞”手法,即寄物陳思。它借鑒了中國古代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興”的手法。詩人沒有直接寫男女之間的愛情,而是描寫了一幅“石見濱海津野岸”的海景圖,進而寫道:男子是波浪,那女子就是在波浪間搖動的青青的水藻。以此來表現(xiàn)相愛的男女之間繾綣纏綿、形影不離的恩愛之情。詩人用“千遍萬遍回頭看”,甚至希望那些“障我目”的青山“快快塌下變平川”,將依依惜別之情發(fā)揮到極致。重疊的詞句和起伏跌宕的旋律,表現(xiàn)了詩人與妻子離別時激蕩不定的心情。柿本人麻呂十分擅長使用“對句”,并有意識將這一古歌謠的表現(xiàn)手法向對偶這一詩歌法轉化,《別妻歌》中“朝風扇來長繾綣,/夕浪推來盡纏綿”一句就采用了這一手法。值得一提的是,《別妻歌》還采用了“枕詞”這一和歌中特有的修辭手法。枕詞也就是一個修飾語,它與被修飾語發(fā)生聯(lián)系,起豐富聯(lián)想及調整音調的作用。

這首詩辭藻贍富,音韻流利,于渾厚中見性情的真摯。柿本人麻呂的長歌雄渾有力,蔚為壯觀,固定了萬葉長歌的基本格律。(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7159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