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點金仙丹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點金仙丹

[英國]赫伯特

教會我吧,我的上帝,

教我在萬物中看見您,

教我不論做的什么事

我做它,仿佛都為了您。

不要粗暴如野獸,

懵然不知所作所為;

而要讓信念充滿心頭,

把所做的事做得完美,經典語句。

一個照鏡子的人

視線可以止于鏡面,

但也可以從鏡面鉆進,

進而把天國勘探。

誰都能分享您的一份:

一切事物不分上下等,

只要得此精髓(為了您)

都會變得光明潔凈。

仆人有了這一條款,

就把苦役化為神妙:

為您的律法打掃房間,

就使此事變得美好。

這就是著名的點金石,

能把一切點化成金;

須知上帝觸及和占有的

不會輕易泄露給人。

(飛白譯)

【賞析】

在17世紀初期,繼多恩之后,出現了一批以善用“奇喻”、語言口語化、格律豐富多變等為主要特征的“玄學派詩人”,喬治•赫伯特就是其中之一,并且是創(chuàng)作風格最接近于約翰•多恩的詩人。但與多恩相比,他的詩主要以表達自己的宗教體驗為主,在用喻方面顯得自然平易,常以日常事物入詩,而不刻意運用“奇喻”,所以他的詩并沒有多恩式的晦澀難解,但這并不妨礙他的詩歌產生豐富的?義。

在赫伯特的作品里,他常用對話的方式探討“人神關系”,而在這首詩中,隱身的傾聽者“您”就是上帝。他把上帝當作一個實體來看待,認為上帝存在于“萬物”之中,能給人以“信念”,使人避免“粗暴如野獸”。而且他指出如果做任何事都仿佛是為上帝所做,就能“把所做的事做得完美”。

接著詩人用世俗生活中的行為活動作比喻,把信上帝比作“照鏡子”,可以僅僅信上帝卻仍然愛惜自己,顧影自憐,流于表面不涉內心;也可以信上帝卻忽視自己進而“勘探”上帝的“天國”,領會其中的奧妙,從而分享上帝的恩典,最終無論地位尊卑都會得到使靈魂變得通透潔凈的結果。

然后詩人用世俗生活中的形象作比喻,把人與上帝的關系比作“主仆關系”。把人比作上帝的“仆人”,把人凈化靈魂的過程比喻成為上帝的律法“打掃房間”。而且因為可以獲得上帝的恩典從而使靈魂得到救贖,所以,這一過程雖然是一種“苦役”,但是卻非常“美好”。

最后詩人得出了結論:人對上帝懷有虔信之心進而借著上帝的恩典獲得靈魂救贖,這就是上帝恩典的“點金”之效,而且雖然這一恩典可以“點化”一切,但是上帝并不輕易給人,而只給被選中的人。

總體而言,本詩主題嚴肅、表達清晰、結構對稱、口語色彩濃郁,雖然結尾帶有一點說教色彩,但是詩人還是運用了一種平易近人的方式來表達對上帝的敬愛之情。并且通過對人神關系的描寫,他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上帝之愛的偉大和人的服從與虔誠的重要。

縱觀英國文學史,喬治•赫伯特產生的影響極為廣泛,以他為典型代表的一大批詩人使17世紀上半葉的宗教抒情詩盛極一時。(顏麗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18009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