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拉的面紗
[意大利]彼特拉克
我忍心的美人呀,你說吧,
為什么總不肯揭開你的面紗?
不論晴空萬里,詩句,驕陽杲杲的日子,
或是濃云密布,天空陰沉的日子,
你明明看透我的心,明明知道
我是怎樣等待著要看你的愛嬌。
當(dāng)初我暗藏著脈脈的柔情,
快樂的心被梗擾得晝夜不安,
你的臉用憐憫、甜蜜的光照進我的心;
可是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表白了熱烈的愛情,
反而不能看見你那光輝的兩鬢,
也不能再見你那微笑的眼睛;
我所長期渴望的美呀,啊
都退隱到那可惡的陰云后面去啦。
一條面紗竟能支配我的命運?
殘忍的面紗呀,不管是熱是冷,
反正都已證明我陰暗的命運,
遮蓋了我所愛的,一切的光明。
(朱?之譯)
【賞析】
《歌集》基本可以按照時間的順序和詩人的思想變化分為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又自然地組成一個反映詩人內(nèi)心愛情發(fā)展過程的整體。在第一部分“圣母勞拉之生”中,由于勞拉還,由于世俗的原因還在,表達愛情時必須有所掩飾、有所顧忌,因而,詩人采用各種辦法以掩飾自己的情感,如使用隱喻和具有象征意義的假名等。盡管如此,詩人表露出來的對勞拉的愛已經(jīng)完全是人世間的感情,甚至經(jīng)常夾雜著情欲沖動的詩句。而在第二部分中,勞拉已經(jīng)死去,詩人沒有了顧慮,他可以盡情地抒發(fā)對勞拉的愛情了。
《勞拉的面紗》正是寫于勞拉死后,全篇使用第二人稱,詩人飽含深情地直接與勞拉對話,他終于可以毫無顧忌地表白自己的愛情,而不用考慮這在世俗社會會帶來什么后果。詩人從心上人臉上的“面紗”這樣一個普通的飾物切入自己內(nèi)心寬闊深厚的感情世界。“不論晴空萬里,驕陽杲杲的日子,/或是濃云密布,天空陰沉的日子”,即是表示在任何時候,意中人總不肯揭開自己的面紗,詩人痛苦地向勞拉發(fā)問這是為什么,那么無可奈何,又那么深情。接著詩人回憶當(dāng)初愛上勞拉時的情景,“快樂的心被攪擾得晝夜不安”,但鑒于各種原因只能“暗藏著脈脈的柔情”。等到終于能夠表白熱烈的愛情時,一切都已太晚,兩人已是陰陽相隔,再也“不能看見你那光輝的兩鬢,/也不能再見你那微笑的眼睛”,詩人痛苦地發(fā)現(xiàn)他所長期渴望的美都“退隱到那可惡的陰云后面去啦”。這不由得讓我們想起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詩人在勞拉生前無法表白或者不敢表白,而今是生離死別,更添凄慘。
詩人不禁要問:“一條面紗竟能支配我的命運?”但還是不得不承認這條殘忍的面紗“已證明我陰暗的命運,/遮蓋了我所愛的,一切的光明”。有的評論認為“面紗”代表封建禮教,是它阻礙了詩人對勞拉的愛,因此在這里斥責(zé)封建禮教,認為它是造成愛情悲劇的根源。另外,“面紗”還可以看作是死亡的隱喻,勞拉在那場席卷歐洲的大瘟疫中走了,詩人甚至不能見她最后一面,死亡就這樣橫亙在兩人中間,連僅有的見面的權(quán)利也被死神無情地剝奪了。本詩像是詩人在勞拉墳前對死亡的控訴,他苦苦地哀求:“你明明看透我的心,明明知道/我是怎樣等待著要看你的愛嬌。”但是死亡如巨大的鴻溝擺在他們中間,他們注定生前死后都無法在一起。死亡是何等的殘酷!“面紗”亦可以當(dāng)作是宗教的代名詞,彼特拉克一生波動在世俗情感與宗教道德規(guī)范之間,他探索人生的意義,又始終沒有能夠找到理想的答案。對于宗教彼岸世界的渴望與對塵世此岸世界的執(zhí)著始終困擾著他,這也是造成詩人無法與勞拉相戀的原因。(王雪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ju/196038.html
相關(guān)閱讀:荷笠?guī)﹃,青山獨歸遠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杜甫《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觸》原文及翻譯
季節(jié)_詩歌鑒賞
拉伊莎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