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節(jié)選)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正道(節(jié)選)

[印度]伐致呵利

8

無知的人容易滿意,

智者更容易滿意,

少有知識便驕傲的人

大梵天也無法討他歡喜。

11

經(jīng)過洗煉的寶珠,戰(zhàn)斗中負傷的勝利者,

因沉醉而消?的巨象,沙岸千燥的秋江,

僅余一彎的缺月,為尋歡而憔悴的少女,

布施到財盡的善人,都因減削而光彩愈增。

13

博學而詞藻華麗,通經(jīng)而堪授門徒,

這樣的名詩人在他國土上居住而窮苦。

那只是君主無知,學者貧依然稱富,

應責備把價低估,不能怪減價的寶珠。

14

窮困時堅定,騰達時謙遜,

語妙于會場,勇往于戰(zhàn)場,

歡心在榮譽,專心在典籍:

這正是大人物的本來面目。

18

惟愛正當?shù)?a href='http://www.yy-art.cn/rensheng/shenghuo/' target='_blank'>生活,寧死也不陷污濁,

決不向惡人乞討,不對窮朋友求告。

災難中高自位置,追隨圣人的行跡;

這苦行如臥利刀,有誰人曾經(jīng)稱道?

27

惡人應當遠離,

即使他有學問;

蛇頂嵌有寶珠,

難道就不傷人?

36

謙卑反而高,贊美別人卻顯揚了自己,

為他人努力成大業(yè)卻達到自己的目的,

用寬容就能摧毀滿嘴粗暴誹謗的誣蔑者:

有這樣奇行的善人是世間所重,誰不尊禮?

57

在施食者面前搖尾巴,腿跪下,

坐在地上張嘴露腹,這是狗模樣;

大象卻不然,先要嚴肅望一望,

聽了無數(shù)的好言語,才肯把食享。

64

太陽使白晝荷花開放,

月亮使夜間白蓮綻蕊,

云也不待請求就下雨,

善人是自愿為人盡力。

75

獅子盡管在幼年,

也敢攻醉象,不怕他兩頰流涎;

這是強者的天性,

顯赫的原因并不在于年齡。

(金克木譯)

【賞析】

伐致呵利是印度古典梵文詩人,生活在大約7世紀,但是對于他的生卒年月,目前并沒

有詳盡可信的資料。他的一部流傳極廣的詩集《三百詠》,又譯為《三百妙語集》,是一部短詩集,包括三個百詠:《正道百詠》、《艷情百詠》、《離欲百詠》,分別是大致同類而韻律不同的一百首左右的短詩。

這些詩反映了印度古代窮苦落魄的文人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出對世態(tài)炎涼的憤怒不平,對封建貴族和豪富顯貴的滿腔憤慨。這些詩作也可以看出詩人的內(nèi)心充滿矛盾。正因為伐致呵利是一個滿腹文才而得不到封建王公賞識的落魄詩人,他才寫出了一些?廷詩人們寫不出的好詩。流傳下來的這些詩內(nèi)容和形式都比較統(tǒng)一,顯示出一個有血有肉有靈魂的詩人形象。詩集吐露了古代窮婆羅門文人的矛盾心情,發(fā)泄了這一社會階層或集團依附王者富豪吃飯而不得意的?慨。詩的突出特點并不是宗教徒的傳教,而是城市落魄文人的牢騷。因此,所謂離欲主要是不得已的安慰,所謂艷情往往是心情矛盾的表白,而所謂正道恰恰是表達一個“窮酸秀才”對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憤不平。

《三百詠》之所以被稱為妙語,是因為其中的詩都帶著的性質(zhì),是人生經(jīng)驗之談。但作者談經(jīng)驗并不枯燥乏味,而是妙趣橫生。一方面詩人運用了不少恰到好處的比喻,另一方面他又善用典故,言簡意賅,給人以較為深刻的思想啟示。

《正道》第8首揭示了一個頗為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當作格言來看。第11首提出了“因減削而光彩愈增”的道理,不僅意象豐富,比喻生動,而且暗含淡淡的憂傷,發(fā)人深思。第13首?慨地提出“那只是君主無知”,表達了心中的不滿和對社會上層的尖刻諷刺,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正道》的主題思想。在第14首中,詩人又頗為天真地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人物形象:“窮困時堅定,騰達時謙遜,/語妙于會場,傷感句子,勇往于戰(zhàn)場,/歡心在榮譽,專心在典籍:/這正是大人物的本來面目。”不過,這種理想只是一種消極反抗而已。

面對黑暗的現(xiàn)實,詩人表達了自己的節(jié)操:“惟愛正當?shù)纳睿瑢幩酪膊幌菸蹪幔?決不向惡人乞討,不對窮朋友求告。”這和我國封建社會中的貧士“不為五斗米折腰”十分相似,想來是文人氣節(jié)使然。陶淵明在《詠貧士》里說:“年饑感仁妻,涕泣向我流,丈夫雖有志,固為兒女憂。”正是同樣生活和心情的反映。

除了表達自己的高尚節(jié)操,作者對向貴族搖尾乞憐的無恥文人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在第57首中,詩人先是嘲諷他們“在施食者面前搖尾巴,腿跪下,/坐在地上張嘴露腹,這是狗模樣”,然后自比為具有印度特色的大象,高貴鎮(zhèn)定,氣度不凡。

另外,那些寫人生格言的詩就顯得更加含義雋永,值得品味。這些詩的共同特點是短小生動,樸素自然,語言洗練清新,比喻形象貼切,是梵文古典文學的優(yōu)秀代表。(王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20075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