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像波浪滔滔不息地滾向沙灘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像波浪滔滔不息地滾向沙灘

[英國]莎士比亞

像波浪滔滔不息地滾向沙灘:

我們的光陰息息奔赴著終點;

后浪和前浪不斷地循環(huán)替換,

前推后擁,一個個在奮勇爭先。

生辰,一度涌現(xiàn)于光明的金海,

爬行到壯年,然后,既登上極頂,

兇冥的日蝕便遮沒它的光彩,

時光又撕毀了它從前的贈品。

時光戳破了青春頰上的光艷,

在美的前額挖下深陷的戰(zhàn)壕,

自然的至珍都被它肆意狂啖,

一切挺立的都難逃它的鐮刀:

可是我的詩未來將屹立千古,

歌頌你的美德,不管它多殘酷!

(梁宗岱譯)

【賞析】

從莎士比亞這首十四行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詩人的悲觀的時間意識。在開頭的四行詩中,“時間”是以生動的視覺形象而出現(xiàn)在眼前的,“時間”被形象性地比喻為滔滔不息的海波,無情流淌,前推后擁,奔向自己的終點?梢,莎士比亞詩中所表現(xiàn)的時間時常是直線的朝前無情運動的時間,而不是神話意義上的周而復始、循環(huán)運動的時間,所以就體現(xiàn)了深沉的悲劇意識。

在隨后的第二個四行詩中,出現(xiàn)的中心意象是海上的太陽。這輪金色的太陽,在大海的東方,噴簿誕生,把光明撒向金色的海洋,但是,當它“登上極頂”的時候,便被“兇冥的日蝕”遮住光彩。此處在大海上誕生的太陽所經歷的一切也體現(xiàn)在人類的生命之中,所以,也是人生進程的象征。一個人出生之后,經過孩提時代,“爬行到壯年”,隨后便進入暮年,很快又被贈與生命的時光所“撕毀”。

第三個詩節(jié)中,出現(xiàn)了“鐮刀”的意象。莎士比亞不僅在詩集中頻繁使用“時間”這一詞語,并且常常用多種多樣的擬人化的形容詞來修飾它,使之形象生動逼真,同時還喜歡使用“鐮刀”這一意象。這一名詞的使用使“時間魔王”這一可怖的形象顯得更為具體、栩栩如生。這一鐮刀意象,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的第12、60、100、116、123、126首詩中多次出現(xiàn)。那么,為什么鐮刀這一意象反復出現(xiàn)呢,?勵志?這與古希臘的神話傳說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根據(jù)古希臘神話傳說,鐮刀一直作為古希臘之前的豐產之神克洛諾斯的象征物。后來人們混淆了他和時間的化身克洛諾斯的名字,于是克洛諾斯手執(zhí)鐮刀,提醒人們時間的無情流逝。在此,莎士比亞如文藝復興時期的其他詩人一樣,把時間與克洛諾斯的可怕形象融合在一起,是為了強調時間的破壞作用,突出揮鐮割草的“時間魔王”的形象,說明時間的殘忍和恐怖。鐮刀是恐怖的時間的象征,那么,被割的草在此處則是人的肉體的象征。如《圣經》所說:“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榮,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謝。”所以詩人在此強調,一切挺立的東西都難逃時間鐮刀割除,這充分說明了時間的強大恐怖以及人的生命在時間面前的渺小和不堪一擊,也充分表現(xiàn)了莎士比亞時間觀方面的強烈的悲劇意識。

然而,如同第18首十四行詩一樣,莎士比亞在此也沒有忘記探討藝術與時間的關系這一命題。所以在最后的雙行詩中,他認為,雖然時間殘忍可怖,但是,他表現(xiàn)出藝術可以與時間抗衡的思想,他的歌頌友人“美德”的詩篇,可以超越時間的束縛,從而“屹立千古”。(吳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21325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