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佇立在涅瓦橋頭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我又佇立在涅瓦橋頭

[俄國]丘特切夫

我又佇立在涅瓦橋頭,

像當年我也的時候,

凝望著這一江春水

像夢一樣慢慢地流。

藍天上不見一點星星,

蒼白的美景一片寂靜。

唯有沉思的涅瓦河上

流瀉著一天月色如銀。

究竟這一切全是夢幻,

還是當真我重新看見

我倆在這輪明月之下

生前曾見過的畫面?

(飛白譯)

【賞析】

1864年,杰尼謝娃因肺病去世。之后,丘特切夫為她寫過一些悼亡詩,其中最動人而又頗具特色的是這首《我又佇立在涅瓦橋頭》。這首詩寫在杰尼謝娃去世后二年。

丘特切夫和杰尼謝娃之間的愛情被詩人稱為自己“最后的愛情”,這不僅是因為這愛情是詩人晚年整個身心的寄托,還由于這愛情本身具有的悲劇性。杰尼謝娃的過早去世,使詩人在晚年精神上遭受到巨大的打擊。對杰尼謝娃深沉執(zhí)著而忠誠的愛情,已成為詩人整個靈魂的情感,以致詩人覺得,自己的靈魂仿佛已隨她一起離開了人世。因此,詩人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并不是以未亡者的身份出現(xiàn),而是將自己置于另一個世界,以與死者同等的身份,借再見人世間他們的愛情的見證和遺址來懷念他們曾有過的幸福,悼念已故的心上人杰尼謝娃。

涅瓦橋上曾是詩人和杰尼謝娃經(jīng)常約會的地方,沿著涅瓦河,他們漫步和傾吐情愛。而今,當年的橋和當年的河水依然如舊,但詩人心愛的人卻因為世俗不容,永遠離開了人世,只有憔悴的詩人在這曾印下了他們的足跡、留有他們細語的舊地踽踽獨行,滿懷惆張。此情此景,在詩人心中引起陣陣發(fā)顫的悲哀和凄涼感,詩人仿佛正身不由己地被一股巨大的情感力量推向另一個世界。在那另一個世界,他又像當年一樣拉立在涅瓦橋上和愛人共享著一江春水和一天月色的美景,共享著愛情的隱秘的甜美。涅瓦河上的景象在朦朧的夜色中呈現(xiàn)出蒼白凄清的憂郁,詩人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真是他們熟悉的夜色,這真是他們贊嘆過的景象,于是隔世之感油然而生,白日夢似的幻覺籠罩了世界。

這種以死者身份來寫詩的絕妙筆法,在別的詩人那兒或許是一種苦心經(jīng)營的“技巧”,但對丘特切夫來說決非如此,這是詩人因情之所至而在靈魂中迸發(fā)的火花,是那些沒有熾烈地愛過的人所無法理解的超驗的心態(tài)所發(fā)出的0申吟,是非此不可的唯一。確實,正如屠格涅夫評論的那樣,丘特切夫的詩&ldquo,勵志歌曲;不是想出來的,而是自己長出來的”。(季新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22873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