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住蒼龍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住蒼龍

【出處】

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原作】[提供]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名句賞析】

長纓:長的繩子。《漢書?終軍傳》:“南越與漢和親,乃遣軍使南越,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內諸侯。軍自請,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后&ldquo,勵志名言;請纓”喻為請求領兵前往。長纓在此指革命武裝?`:捆?。蒼龍:《?天官書》:“東?蒼龍。”《索隱》:“案《文耀鉤》云:東?蒼帝,其精為龍也。”《后漢書?張純傳》注:“蒼龍,太歲也。”古代以太歲為兇神惡煞。此用以指國民黨反動派和日本帝國主義。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此句形式上雖是問句,但卻鏗鏘有力,躊躇滿志。一方面照應上片“不到長城非好漢”句意,正面表明紅軍北上抗日的決心;另一方面也表現出毛澤東在長征勝利后的戰(zhàn)略思考和對革命前景的展望。長征勝利了,但新的戰(zhàn)斗又將開始了。紅軍這支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的人民軍隊,必將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消滅國民黨反動派,奪取全國的勝利。詩人也英明地預見到革命必勝的光輝前景,展現了詩人的高瞻遠矚和必勝的信念。全句雖以設問作結,并非表示對抗日終將取得最后勝利有什么疑問,而是表示出紅軍迫不及待、渴望殺敵的急切心情。全詞以舊體詞體寫新內容,雄渾天成,具有高度的藝術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23025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