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本杰明 富蘭克林_詩歌鑒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悼本杰明•富蘭克林

[美國]弗瑞諾

有棵大樹矗立在林子中,

早就是那片林子的光榮;

一旦被風暴或歲月摧毀;

就會使我們奉獻出眼淚。

花了長時間造起的大廈,

因慢慢的剝蝕終于倒塌;

但當它注定的年月過完,

我們準為這損失更遺憾。

世人早習慣于你的幫助,

不免為你的離去而痛哭;

你的本領使人們對你親,

哲人哪,要分離可真費勁!

當一個個君王滾翻在地,

要找些繼承人實在容易;

但富蘭克林,你無與倫比!

很少人敢于同你比高低!

你奪走國君王權的驕傲,

還把閃電的矛頭引開掉!

(黃杲忻譯)

【賞析】

菲利浦•弗瑞諾的詩歌創(chuàng)作可以1790年為界分為前后兩期。他在前期創(chuàng)作了《野忍冬花》、《印第安人的墳地》等著名的抒情作品,因而成為18世紀最偉大的美國詩人。而后期主要是以創(chuàng)作社會性作品為主,以“美國獨立革命的詩人”而聲名遠播。盡管某些偏愛其前期充分張揚藝術個性的抒情作品的不無惋惜地以為:1786年后詩人弗瑞諾死了,但由于其一貫的浪漫主義激情,使得其后期的社會性作品也不乏優(yōu)秀之作,《悼本杰明•富蘭克林》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美國人的心目中,本杰明•富蘭克林是個無與倫比的天才,他是堅持精神致富與物質(zhì)致富相統(tǒng)一的楷模,他告訴人們“美國夢”是如何實現(xiàn)的。該詩即是為哀悼這顆巨星的隕落而作。

在詩中,詩人把富蘭克林喻為林中的大樹,林子可理解成美國人民。“大樹”赫然矗立在林子的中間,他既是林子的標桿,又是林子的守護神,而林子也早已習慣把他視為林子的驕傲與光榮,組詞,這就形象地寫出了富蘭克林與美國人民之間的精神聯(lián)系。而一旦這棵大樹“被風暴或歲月摧毀”,就自然“會使我們奉獻出眼淚”。人會死,樹會老,“花了長時間造起的大廈”,也將“因慢慢的剝蝕終于倒塌”。這似乎是自然注定的萬物之理,而這樣的偉人的永恒離別,人們也注定為這無可挽回的損失而更遺憾。因為“世人早習慣于你的幫助”,世人會因“你”的突然離去而束手無策或失去方向,世人不僅會“為你的離去而痛哭”,會意識到你能如此令人親近的本領,更會感覺出要與你這樣的哲人分離竟如此“費勁”!詩人從三個層面寫出了美國人民對富蘭克林難以割舍的情意,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富蘭克林對美國的巨大貢獻。富蘭克林對追求精神理想和物質(zhì)致富的“美國精神”的形成有著很大的作用,他對美國的貢獻也是多方面的,而他畢生敬業(yè)的中心事件是謀求美國的獨立。所以,作者在前面鋪寫了美國人民對富蘭克林的感情及其失去“大樹”的悲痛之情后,自然將筆墨轉向了這個方面。“當一個個君王滾翻在地,/要找些繼承人實在容易”是寫經(jīng)富蘭克林和他的同志們的不懈斗爭,在北美大地上徹底終結了君主專制政體,而在這場偉大的勝利中,富蘭克林是“無與倫比”的,因為:“你奪走國君王權的驕傲,/還把閃電的矛頭引開掉!”最后兩句是對富蘭克林歷史功勛的崇高評價。富蘭克林在一生事業(yè)追求中所展現(xiàn)的完美人格,在美國人民的視野中形成了耀眼的光芒,它不僅在現(xiàn)實中開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而且在思想上奪走了君主王權神圣的驕傲,轉移了人們崇拜的視線,“閃電的矛頭”展現(xiàn)的是一個完美的“新人”形象。

“林子”有了“大樹”是“林子”的幸運,“大樹”對于“林子”的意義也許就在這里。

弗瑞諾的這首抒情味極濃的《悼本杰明•富蘭克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19世紀的美國浪漫主義詩歌。(張麗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23426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