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奉寄別馬巴州(時甫除京兆功曹在東川)》原文
勛業(yè)終歸馬伏波,功曹非復(fù)漢蕭何。
扁舟系纜沙邊久,南國浮云水上多。
獨(dú)把魚竿終遠(yuǎn)去,難隨鳥翼一相過。
知君未愛春湖色,興在驪駒白玉珂。
杜甫《奉寄別馬巴州(時甫除京兆功曹在東川)》翻譯
、《后漢書》:馬援封伏波將軍,此因同姓而比之。
2、杜修可曰:劉貢父謂曹參為功曹,蕭何未嘗為功曹。王定國引《高帝紀(jì)》:蕭何為沛主吏。孟康注:主吏,功曹也。二說皆非。《吳志》:孫策謂虞翻曰:“孤有征討事,來得還府,卿復(fù)以功曹為吾蕭何,守會稽耳。”杜公蓋用此語。
3、謝靈運(yùn)詩:“系纜臨江樓。”
4、時公將出峽,南國應(yīng)指荊楚,后《赴蜀山行》詩以南國對西川可見。
5、春湖,指洞庭湖。宋之問詩:“春湖。繞芳甸!
6、沈約詩:“高門列騶駕,廣路從驪駒!变ㄔ唬骸扼P駒》詩,見《大戴禮》:“驪駒在門,仆夫具存。驪駒在路,什夫整駕!贝搜园椭菖d在朝覲見君。驪駒玉珂,乃早朝騎馬之事。玉珂,注見六卷《宿左省》詩。
杜甫《奉寄別馬巴州(時甫除京兆功曹在東川)》賞析
《奉寄別馬巴州(時甫除京兆功曹在東川)》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古詩。時甫除京兆功曹,在東川。
此必作于廣德元年以后,蓋不赴功曹之補(bǔ),將東游荊楚,而寄別巴州也。今按:本傳謂召補(bǔ)功曹,不至,在上元二年。王洙因之而誤。蔡興宗年譜,編此詩在廣德元年,亦尚未確。廣德二年《奉待嚴(yán)大夫》詩云:“欲辭巴激啼鶯合,遠(yuǎn)下荊門去?催。”此詩云:“扁舟系纜沙邊久”,“獨(dú)把釣竿終遠(yuǎn)去。”兩詩互證,知同為二年所作矣。《杜臆》謂時欲適楚,以嚴(yán)武將至,故不果行。此說得之。
勛業(yè)終歸馬伏波,功曹非復(fù)漢蕭何。扁舟系纜沙邊久,南國浮云水上多。獨(dú)把漁竿終遠(yuǎn)去,難隨鳥翼一相過。知君未愛春湖色,興在驪駒白玉珂。
此章以出處殊途,記臨別心事。上二賓主并提,中四敘將別之情,末二陳寄馬之意。不赴功曹,故思乘舟南下。欲成勛業(yè),應(yīng)想驪駒玉珂。賓主自相照應(yīng)。
【杜甫的詩詞全集 68首詩全集下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33287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