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水檻遣心二首》原文翻譯 賞析
杜甫《水檻遣心二首》原文
【其一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其二
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
葉潤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
杜甫《水檻遣心二首》注釋
、水檻:指水亭之檻,可以憑檻眺望,舒暢身心,讀jiàn。
2、去郭軒楹敞:去郭,遠離城郭。軒楹:指草堂的建筑物。軒,長廊;楹(yíng),柱子。敞,開朗。
3、無村眺望賒:因附近無村莊遮蔽,故可遠望。賒(shē):長,遠。
4、澄江平少岸:澄清的江水高與岸平,因而很少能看到江岸。
5、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將“城中十萬戶”與“此地兩三家”對照,見得此地非常清幽。城中,指成都。
6、蜀天:蜀中雅州,常多陰雨,號曰漏天。
7、檻:欄桿。
8、祗(zhī):恭敬。
9、尚:崇尚,注重。浮名:虛名。
0、涓涓:細水緩流的樣子。
杜甫《水檻遣心二首》翻譯
【其一
草堂遠離城郭,軒楹寬敞,極目遠眺,沒有村莊阻隔,視野開闊。江水清澈,江水上漲,幾與江岸齊平,因而幾乎看不到江岸,草堂四周,樹木蔥蘢,在春日的黃昏里 ,盛開著似錦的繁花。蒙蒙細雨中,魚兒歡躍,時不時跳出水面,微微風中,燕子斜飛。城中有十萬戶人家,而此地只有兩三戶人家。
【其二
蜀地四川的天氣常常在夜里下雨,在水邊的欄桿旁已能看到天色轉(zhuǎn)晴;ㄈ~被雨水淋得濕潤,樹林里密密麻麻地布滿水洼,我的衣服和枕席也干了。我不能承受現(xiàn)在的體弱多病,又哪里還看重功利與浮名。慢慢地倒酒來飲,我憑借它來陪伴我的余生。
杜甫《水檻遣心二首》賞析
《水檻遣心》二首,大約作于公元七六一年。此為第一首,寫出了詩人離開塵囂的閑適心情。軒,長廊;楹,柱子。賒,遠。首聯(lián)先寫草堂的環(huán)境:這兒離城郭很遠,庭園開闊寬敞,旁無村落,因而詩人能夠極目遠眺。中間四句緊接著寫眺望到的景色!俺谓缴侔丁,詩人憑檻遠望,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蕩蕩,似乎和江岸齊平了。這是寫遠景;“幽樹晚多花”則寫近景,草堂四周郁郁蔥蔥的樹木,在春日的黃昏里,盛開著姹紫嫣紅的花朵,散發(fā)出迷人的清香。五、六兩句刻畫細膩,描寫極為生動:“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你看,魚兒在毛毛細雨中搖曳著身軀,噴吐著水泡兒,歡欣地游到水面來了。燕子呢,輕柔的軀體,在微風的吹拂下,傾斜著掠過水蒙蒙的天空……這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句。葉夢得《石林詩話》云:“詩語忌過巧。然緣情體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此十字,殆無一字虛設。細雨著水面為漚,魚常上浮而?。若大雨,則伏而不出矣。燕體輕弱,風猛則不勝,惟微風乃受以為勢,故又有‘輕燕受風斜’之句!蔽ㄆ溆昙,魚兒才歡騰地游到上面;如果雨猛浪翻,魚兒就潛入水底了。唯其風微,燕子才輕捷地掠過天空;如果風大雨急,燕子就會禁受不住了。詩人遣詞用意精微至此,為人嘆服!俺觥睂懗隽唆~的歡欣,極其自然;“斜”寫出了燕子的輕盈,逼肖生動。詩人細致地描繪了微風細雨中魚和燕子的動態(tài),其意在托物寄興。從這二句詩中,我們不是可以感到詩人熱愛春天的喜悅心情嗎?這就是所謂“緣情體物”之工。
尾聯(lián)呼應起首兩句。以“城中十萬戶”與“此地兩三家”對比,更顯得這兒非常閑適幽靜。全詩八句都是對仗,而且描寫中,遠近交錯,精細自然,“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見其刻劃之痕”。它句句寫景,句句有“遣心”之意。黃賓虹先生曾經(jīng)說過:“山水畫乃寫自然之性,亦寫吾人之心。”(《黃賓虹畫語錄》)高明的繪畫如此,感人的詩歌更是如此。此詩描繪的是草堂環(huán)境,然而字里行間含蘊的,卻是詩人優(yōu)游閑適的心情和對大自然春天的熱愛。
【杜甫的詩詞全集 68首詩全集下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35062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