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長安秋望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杜牧古詩

編輯: 淡泊明志 關鍵詞: 關于戰(zhàn)爭的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長安秋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相關內(nèi)容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樓臺高聳,屹立在一片秋樹之上;天空明凈,像一面纖塵不染的鏡子。秋色是這樣高遠寥廓,同峻拔入云的南山相比,氣勢難分高低。

注釋
①秋望:在秋天遠望。
②倚:靠著,倚立。霜樹:指深秋時節(jié)的樹。外:上。
③鏡天:像鏡子一樣明亮、潔凈的天空。毫:非常細小的東西。
④氣勢:景象、氣派。


相關內(nèi)容鑒賞

作者:佚名

  這是一曲高秋的贊歌。題為“長安秋望”,重點卻并不在最后的那個“望”字,而是贊美遠望中的長安秋色!扒铩钡娘L貌才是詩人要表現(xiàn)的直接對象。

  首句點出“望”的立足點。“樓倚霜樹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強調(diào)自己所登的高樓巍然屹立的姿態(tài);“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經(jīng)霜后的樹,多半木葉黃落,越發(fā)顯出它的高聳挺拔,而樓又高出霜樹之上,在這樣一個立足點上,方能縱覽長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領略它的高遠澄潔之美。所以這一句實際上是全詩的出發(fā)點和基礎,沒有它,也就沒有“望”中所見的一切。

  次句寫望中所見的天宇!扮R天無一毫”,是說天空明凈澄潔得象一面纖塵不染的鏡子,沒有一絲陰翳云彩。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這種澄潔明凈到近乎虛空的天色,又進一步表現(xiàn)了秋空的高遠寥廓,同時也寫出了詩人當時那種心曠神怡的感受和高遠澄凈的心境。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钡谌滢D(zhuǎn)筆寫到遠望中的終南山。將它和“秋色”相比,說遠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氣勢,像是要和高遠無際的秋色一賽高低。

  南山是具體有形的個別事物,而“秋色”卻是抽象虛泛的,是許多帶有秋天景物特點的具體事物的集合與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擬。而此詩卻別出心裁地用南山襯托秋色。秋色是很難描寫的,它存在于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對秋色有不同的觀賞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蕭瑟,有的取其明凈澄潔,有的取其高遠寥廓。這首詩的作者偏于欣賞秋色之高遠無極,這是從前兩句的描寫中可以明顯看出的。但秋之“高”卻很難形容盡致(在這一點上,和寫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別是它那種高遠無極的氣勢更是只可意會,難以言傳。在這種情況下,以實托虛便成為有效的藝術手段。具體有形的南山,襯托出了抽象虛泛的秋色,讀者通過“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的詩句,不但能具體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連它的氣勢、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晚唐詩往往流于柔媚綺艷,缺乏清剛遒健的骨格。這首五言短章卻寫得意境高遠,氣勢健舉,和盛唐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有神合之處,盡管在雄渾壯麗、自然和諧方面還不免略遜一籌。


相關內(nèi)容杜牧   杜牧(公元-約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古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352060.html

相關閱讀:《讀中興頌碑》譯文注釋_《讀中興頌碑》點評_張耒的詩詞
君子于役原文_翻譯和賞析
《擊鼓》譯文注釋_《擊鼓》點評_詩經(jīng)的詩詞
黃鶴樓 登黃鶴樓原文_翻譯和賞析_崔顥古詩
《塞下曲四首》譯文注釋_《塞下曲四首》點評_盧綸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