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元稹《一至七言詩》原文及翻譯 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元稹《一至七言詩》原文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后豈堪夸。

元稹《一至七言詩》翻譯

待更新

元稹《一至七言詩》賞析

《一至七言詩》是唐代詩人元稹的詩詞作品!兑恢疗哐栽姟肥撬逄茣r期的一種詩體,一至七言詩是古詩中別具一格的詩形式,也就是我們常說寶塔詩,應該說這個稱呼很形象,一首詩從一言開始到七言結束,又因其每句字數(shù)依次遞增,從而形成了寶塔的樣式。這種寶塔詩一般字面意思淺近,主要是形式新穎可愛,不拘一格。

《一至七言詩》是古詩中別具一格的詩形式,也就是我們常說寶塔詩,應該說這個稱呼很形象,一首詩從一言開始到七言結束,又因其每句字數(shù)依次遞增,從而形成了寶塔的樣式。這種寶塔詩一般字面意思淺近,主要是形式新穎可愛,不拘一格。這一體例后字數(shù)有延至九字,宋以來更延至十字。

此詩是元稹等人歡送白居易以太子賓客的名義去洛陽,途徑興化亭是所作。全詩一開頭,就點出了主題是茶。接著寫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顯然是倒裝句,說茶深受“詩客”和“僧家”的愛慕,茶與詩,總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寫的是烹茶,因為古代飲的是餅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葉碾碎,再用紅紗制成的茶羅把茶篩分。第五句寫烹茶先要在銚中煎成“黃蕊色”,爾后盛在碗中浮餑沫。第六句談到飲茶,不但夜晚要喝, 而且早上也要飲 。結尾時,指出茶的妙用,不論古人或今人,飲茶都會感到精神飽滿,特別是酒后喝茶有助醒酒。

詩中二、三句借茶的質(zhì)優(yōu),暗喻了白居易品質(zhì)的優(yōu)秀;四、五句寫詩客和僧家對茶的愛慕,實言好友深受愛慕;元稹以此詩表達了與白居易之間真摯的友情。

元。779年-83年),唐朝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元稹在散文和傳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創(chuàng)以古文制誥,格高詞美,為人效仿。其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敘述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悲劇故事,文筆優(yōu)美,刻畫細致,為唐人傳奇中之名篇。后世戲曲作者以其故事人物創(chuàng)作出許多戲曲,如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和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等。元稹曾自編其詩集、文集、與友人合集多種。

元稹與白居易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稹的創(chuàng)作,以詩成就最大。其樂府詩創(chuàng)作,多受張籍、王建的影響,而其“新題樂府”則直接緣于李紳。名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兔絲》、《和裴校書鷺鷥飛》等,F(xiàn)存詩八百三十余首,收錄詩賦、詔冊、銘諫、論議等共00 卷。

元稹非常推崇杜詩,其詩學杜而能變杜,并于平淺明快中呈現(xiàn)麗絕華美,色彩濃烈,鋪敘曲折,細節(jié)刻畫真切動人和劉猛、李余《古樂府詩》的古題樂府9首,在元集中也列為樂府類,旨含諷諭,和《長恨歌》齊名。他擅寫男女愛情,描述細致生動,不同一般艷詩的泛描。悼亡詩為紀念其妻韋叢而作,《遣悲懷三首》流傳最廣。在詩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韻相酬”的創(chuàng)始者!冻旰擦职讓W士〈代書一百韻〉》、《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均依次重用白詩原韻,韻同而意殊。這種“次韻相酬”的做法,在當時影響很大,也很容易產(chǎn)生流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35312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