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石守信傳原文
石守信,開封浚儀人。事周祖,得隸帳下。廣順初,累遷親衛(wèi)都虞候。從世宗征晉,遇敵高平,力戰(zhàn),遷親衛(wèi)左第一軍都校。師還,遷鐵騎左右都校。從征淮南,為先鋒,下六合,入渦口,克揚州,遂領嘉州防御使,充鐵騎、控鶴四廂都指揮使。從征關南,為陸路副都部署,以功遷殿前都虞候,轉都指揮使、領洪州防御使。恭帝即位,加領義成軍節(jié)度。
太祖即位,遷侍衛(wèi)馬步軍副都指揮使,改領歸德軍節(jié)度。李筠叛,守信與高懷德率前軍進討,破筠眾于長平,斬首三千級。又敗其眾三萬于澤州,獲偽河陽節(jié)度范守圖,降太原援軍數(shù)千,皆殺之。澤、潞平,以功加同平章事。李重進反揚州,以守信為行營都部署兼知揚州行府事。帝親征至大儀頓,守信馳奏:"城破在朝夕,大駕親臨,一鼓可平。"帝亟赴之,果克其城。建隆二年,移鎮(zhèn)鄆州,兼侍衛(wèi)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詔賜本州宅一區(qū)。
乾德初,帝因晚朝與守信等飲酒,酒酣,帝曰:"我非爾曹不及此,然吾為天子,殊不若為節(jié)度使之樂,吾終夕未嘗安枕而臥。"守信等頓首曰:"今天命已定,誰復敢有異心,陛下何為出此言耶?"帝曰:"人孰不欲富貴,一旦有以黃袍加汝之身,雖欲不為,其可得乎。"守信等謝曰:"臣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之。"帝曰:"人生駒過隙爾,不如多積金、市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君臣之間無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謝曰:"陛下念及此,所謂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稱病,乞解兵權,帝從之,皆以散官就第,賞赍甚厚。
已而,太祖欲使符彥卿管軍,趙普屢諫,以為彥卿名位已盛,不可復委以兵權,太祖不從。宣已出,普復懷之,太祖迎謂之曰:"豈非符彥卿事耶?"對曰:"非也。"因奏他事。既罷,乃出彥卿宣進之,太祖曰:"果然,宣何以復在卿所?"普曰:"臣托以處分之語有侏亻離者,復留之。惟陛下深思利害,勿復悔。"太祖曰:"卿苦疑彥卿,何也?朕待彥卿厚,彥卿豈負朕耶。"普對曰:"陛下何以能負周世宗?"太祖默然,事遂中止。
開寶六年秋,加守信兼侍中。太平興國初,加兼中書令。二年,拜中書令,行河南尹,充西京留守。三年,加檢校太師。四年,從征范陽,督前軍失律,責授崇信軍節(jié)度、兼中書令,俄進封衛(wèi)國公。七年,徙鎮(zhèn)陳州,復守中書令。九年,卒,年五十七,贈尚書令,追封威武郡王,謚武烈。
寧信累任節(jié)鎮(zhèn),專務聚斂,積財鉅萬。尤信奉釋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輦瓦木,驅迫甚急,而傭直不給,人多苦之。子保興、保吉。
保興字光裔,本名保正,太祖取興守之義改之。建隆初,年十四,以蔭補供奉官。明年,遷尚食副使。太祖嘗召功臣子弟詢以時事,保興年最少,應對明白,太祖奇之,拜如京使。開寶中,領順州刺史。太宗征河東,為御砦四面都巡檢。太平興國八年,出為高陽關監(jiān)軍。守信卒,起復,領本州團練使。雍熙初,契丹擾邊,與戴興、楊守一并為澶州前軍駐泊。
李繼遷入鈔,徙銀、夏、綏府都巡檢使。嘗巡按罨子砦,并黑水河,趣谷中,夏人知之,以數(shù)千騎據(jù)險,渡河求戰(zhàn)。保興所部不滿二千人,乃分短兵伏于河滸,俟其半渡,急擊之,斬首百余級,追北數(shù)十里。優(yōu)詔褒美。
共中,知平戎軍,徙莫州,俄為西京都巡檢使。淳化五年,真拜蘄州團練使,為永興軍鈐轄,改夏、綏、麟、府州鈐轄。至道二年,徙延州都巡檢使兼署州事,改本路副都部署,與范重召等五路討賊。有岌伽羅膩數(shù)族率眾來拒,保興選敢死士數(shù)百人銜枚夜擊,殲之。自是吳移、越移諸族歸降。還,至烏、白池,賊又為方陣來拒。保興麾眾出入陣中,會乘馬中流矢,挺身持滿,易騎奮呼,且行且斗,凡三日四十二戰(zhàn),賊遂引去。
咸平二年,知威虜軍。會夏人入鈔,保興發(fā)官帑錢數(shù)萬緡分給戰(zhàn)士,主者固執(zhí)不可。保興曰:"城危如此,安暇中覆,事定,覆而不允,愿以家財償之。"夏人退,驛置以聞,真宗貸而不問。
三年,就拜棣州防御使。徙知邢州,改澶州。在郡頗峻刑罰,每捶人,令緩施其杖,移晷方畢。五年,以疾求歸京師。未幾卒,年五十八。子元孫。
保興世豪貴,累財鉅萬,悉為季弟保從之子所廢。
保吉字?之,初以蔭補天平軍衙內都指揮使。開寶四年,召見,賜襲衣、玉帶、金鞍勒馬。選尚太祖第二女延慶公主,拜左衛(wèi)將軍、駙馬都尉,俄領愛州刺史。太平興國初,遷本州防御使。五年,坐遣親吏市竹木秦、隴間,矯制度關,為王仁贍所發(fā),罰一季奉。七年,改朔州觀察使。守信卒,起復,為威塞軍節(jié)度。雍熙三年,出知河陽。四年,召入,復命知大名府兼兵馬都部署,連改橫海、安國二鎮(zhèn)節(jié)度。
真宗即位,加檢校太尉、保平軍節(jié)度。車駕北巡,命為河北諸路行營都部署,屯定州。景德初,改武寧軍節(jié)度、同平章事。冬,幸澶淵,命民李繼隆分為駕前東西面都排陣使,軍于北門外。遼騎數(shù)萬驟至城下,保吉不介馬而馳當其鋒,遼人引去。俄而請盟,錫宴射于行宮后苑。帝謂繼隆等曰:"自古北邊為患,今其畏威服義,息戰(zhàn)安民,卿等力也。"保吉進曰:"臣受命御患,上稟成算。至于布列行陣,指授方略,皆出于繼隆。"繼隆曰:"宣力用心,躬率將士,臣不及保吉。"帝曰:"卿等協(xié)和,共致太平,軍旅之事,朕復何憂。"歡甚,賜以襲衣、金帶、鞍勒馬。
二年,改鎮(zhèn)安軍節(jié)度。未幾,自治所來朝,愿奉朝請,從之。四年,部民上治狀,乞還鎮(zhèn)所,詔獎諭之,仍從其請。大中祥符初,從東封,攝司徒,封祀壇奉俎,加檢校太師還鎮(zhèn)。冬,公主疾,詔歸視,主薨。明年,保吉卒,年五十七,贈中書令,謚莊武。
保吉姿貌環(huán)碩,頗有武干。累世將相,家多財,所在有邸舍、別墅,雖饌品亦飾以彩繢。好治生射利,性尤驕倨,所至峻暴好殺,待屬吏不以禮。鎮(zhèn)大名也,葉齊、查道皆知名士,嘗械以運糧。初,程能為京西轉運,保吉托治其私負,能不從。至是,其子宿為屬邑吏,將辱之,會有辟召乃止。又染家貸錢,息不盡入,質其女,其父上訴,真宗亟命遣還。嘗有仆侵盜私積,不時求對,懇請配隸,帝曰:"是有常法,不可。"保吉請不已,帝戒勖之。
善弋獵,畜鷙禽獸數(shù)百,令官健羅鳥雀飼之,人有規(guī)勸者輒怒之。在陳州,盛飾廨舍以迓貴主。因完葺城壘,疏牖于上,以瞰衢路,如箭窗狀。未嘗上聞,賓佐諫之不聽,頗涉眾議。初,守信鎮(zhèn)陳,五十七年卒,及保吉繼是鎮(zhèn),壽亦止是,談者異之。
保吉子貽孫,任崇儀使、帶御器械,坐事免官。孝孫,西京左藏庫使。
元孫字善良,始名慶孫,避章獻太后祖諱易之。以守信蔭為東頭供奉官、閣門祗候,累遷如京副使。
仁宗即位,改文思副使、勾當法酒庫。吏盜酒,坐失察,追二官,復如京副使。為澶州巡檢,徙知莫州,有治跡,以禮賓使再任。又徙保州,領廉州刺史,兼廣信、安肅軍緣邊都巡檢。時開屯田,鑿塘水,有訟元孫擅污民田者,遣官按視,訟者以誣服,即賜白金五百兩,詔褒諭之。再遷西上閣門使、并代州兵馬鈐轄,歷侍衛(wèi)親軍步軍殿前都虞候、?延副都總管、緣邊安撫使,遷邕州觀察使。
康定初,夏人寇延州,元孫與戰(zhàn)于三川口,軍敗見執(zhí)。傳者以為已死,贈忠正軍節(jié)度使兼太傅,錄其子孫七人。及元昊納款,縱元孫歸。諫官御史奏:元孫軍敗不死,辱國,請斬塞下。賈昌朝獨言曰:"在春秋昌,晉獲楚將谷臣,楚獲晉將知?,亦還其國不誅。"因入對,探袖出《魏志于禁傳》以奏曰:"前代將臣敗覆而還,多不加罪。"帝乃貸元孫,安置全州。以升?赦,內徙襄州。侍御史劉?言:"元孫失軍辱命,朝廷貸而不誅,若例從量移,無以勸用命之士。"元孫遂不徙。從徙許州,還京師卒。
宋史?石守信傳翻譯
石守信,開封浚儀人。奉事周祖,得以隸屬周祖帳下。廣順年間(95?953)初期,歷次升遷,做到親衛(wèi)都虞候之職。跟隨周世宗征戰(zhàn)晉陽,在高平遇到敵人,奮力拼戰(zhàn),升為親衛(wèi)左第一軍都校。部隊回師,升為鐵騎左右都校。又隨從皇帝征戰(zhàn)淮南,任先鋒官,攻拔六合,進入渦口,攻克揚州,于是任嘉州防御使,充任鐵騎、控鶴四廂都指揮使。跟隨皇帝征戰(zhàn)關南,任陸路副都部署,因戰(zhàn)功升任殿前都虞候,轉任都指揮使、領任洪州防御使。恭帝即位,加任義成軍節(jié)度使。
宋太祖即位,升石守信為侍衛(wèi)馬步軍副都指揮使,改任歸德軍節(jié)度使。李筠叛亂,石守信與高懷德率領前軍進擊討伐,在長平大破李筠的軍隊,斬首三千級。又在澤州打敗李筠軍三萬人,俘獲偽河陽節(jié)度使范守圖,太原援軍數(shù)千人投降,都被殺掉了。澤、潞二地的平定,石守信因戰(zhàn)功加任為同平章事。李重進在揚州反叛,朝廷任石守信為行營都部署兼任知揚州行府事。皇帝親征到了大儀頓,石守信派人騎馬來上奏:“揚州城即將攻破,如果皇帝大駕親臨,可以一鼓攻平!被实奂泵Φ搅藫P州,果然攻克此城。建隆二年(96),石守信移鎮(zhèn)鄆州,兼任侍衛(wèi)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皇帝詔令賜給他本州住宅一棟。
乾德初年,皇帝因晚朝與石守信等一起飲酒,酒酣時,皇帝說“:我要是沒有你們就不能登上皇位,但我身為天子,還不如做節(jié)度使快樂,我終日不能安然入睡!笔匦诺冗殿^說:“現(xiàn)在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陛下為什么說出這樣的話來呢?”皇帝說:“誰人不想要富貴,一旦有人把黃袍加在你們身上,雖然想不這樣,哪里還可能呢?”石守信等拜謝說:“臣愚笨不至于此,希望陛下哀憫我們!被实壅f“:人生在世好像快馬奔馳,不如多積累些金錢,買田地住宅傳給子孫,伴隨歌兒舞女以享天年。君臣之間沒有猜疑間隙,不是很好嗎?”石守信謝道:“陛下替臣子們想得周到,真是給死人以生路,使骨骼長肌肉。 钡诙欤挤Q患病,請求解除兵權,皇帝依從他們的要求,都被授以散官就第閑居,皇帝給他們的賞賜很多。
后來,宋太祖讓符彥卿管理軍事,趙普幾次進諫,認為符彥卿名望官位已經(jīng)很盛,不可再授給他兵權,太祖不聽。宣詔已經(jīng)發(fā)生,趙普想法又將詔書揣在自己手里,太祖迎上去問趙普說:“難道是為了符彥卿的事嗎?”趙普回答說:“不是!庇谑蔷蜕献鄤e的事。完后,就拿出宣符彥卿的詔書進呈太祖,太祖說:“果然如此,宣詔為什么在你那里?”趙普說:“臣借口宣詔命令有不當?shù)牡胤,把它留下來。希望陛下多考慮利害關系,不要再后悔!碧嬲f“:你這樣深深懷疑符彥卿,為什么呢?朕對待符彥卿很厚道,符彥卿難道會辜負朕嗎?”趙普回答說“:陛下為什么能夠辜負周世宗?”太祖默默不語,這件事就中止下來。
開寶六年(973)冬天,加封石守信兼任侍中。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初期,加官兼任中書令。二年(977),正式拜為中書令,代理河南尹,充任西京留守。三年(978),加官檢校太師。四年(979),跟隨皇帝征戰(zhàn)范陽,在前軍督戰(zhàn)不力,受到指責被任命為崇信軍節(jié)度使、兼中書令,不久進封為衛(wèi)國公。七年(982),移駐陳州,又任中書令。九年(984),去世,終年五十七歲,贈尚書令,追封為威武郡王,謚號為武烈。
石守信歷次出任地方節(jié)度使,專事聚斂錢財,積累家財達巨萬,尤其信奉佛教,在西京建崇德寺,招募百姓載運磚瓦木材,驅使迫害很嚴重,而又不給工錢,百姓深感痛苦。兒子有石保興、石保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35988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