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新舊唐書?李賀傳原文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舊唐書?李賀傳原文

李賀,字長吉,宗室鄭王之后。父名晉肅,以是不應(yīng)進(jìn)士,韓愈為之作《諱辨》,賀竟不就試。手筆敏捷,尤長于歌篇。其文思體勢,如崇巖峭壁,萬仞崛起,當(dāng)時文士從而效之,無能仿佛者。其樂府詞數(shù)十篇,至于云韶樂工,無不諷誦。補(bǔ)太常寺協(xié)律郎,卒,時年二十四。

新唐書?李賀傳原文

李賀字長吉,系出鄭王后。七歲能辭章,韓愈、皇甫?始聞未信,過其家,使賀賦詩,援筆輒就如素構(gòu),自目曰高軒過,二人大驚,自是有名。為人纖瘦,通眉,長指爪,能疾書。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未始先立題然后為詩,如它人牽合程課者。及暮歸,足成之。非大醉、吊喪日率如此。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見所書多,即怒曰:"是兒要嘔出心乃已耳。"以父名晉肅,不肯舉進(jìn)士,愈為作諱辨,然卒亦不就舉。

辭尚奇詭,所得皆驚邁,絕去翰墨畦逕,當(dāng)時無能效者。樂府?dāng)?shù)十篇,云韶諸工皆合之弦管。為協(xié)律郎,卒,年二十七。與游者權(quán)璩、楊敬之、王恭元,每撰著,時為所取去。賀亦早世,故其詩歌世傳者鮮焉。

李賀傳翻譯

李賀,字長吉,是鄭王李亮的玄孫。李賀七歲時就會寫詩作文,名震京城。韓愈、皇甫?讀了他的作品,感到很稀罕,卻不相信,說:“如果是古人,我們也許不知道;是今人,哪里有不認(rèn)識此人之理。”于是二人共訪李賀家,讓李賀當(dāng)場作詩。李賀梳總角發(fā)穿荷葉衣從內(nèi)室出來,很高興地接受命令,他旁若無人,拿筆就寫,詩題叫《高軒過》。韓愈、皇甫?二人大驚,就用自己乘坐的馬命李賀騎上,并騎而還,親自為李賀束發(fā)。李賀之父名叫李晉肅,所以李賀不能去考進(jìn)士,韓愈為此寫了一篇叫《諱辯》的文章。李賀后來官至太常寺禮郎。李賀外貌纖細(xì)瘦小,雙眉相連,手指細(xì)長,字寫起來很快。他白天出門,騎著瘦弱的馬,后面跟著個剃著光頭的小仆人,身背古錦做的袋子,碰到自己想出了詩句,就寫下來放在袋子里。李賀凡要作詩,都不先寫出標(biāo)題。到晚上回家后,李賀的母親就讓婢女掏袋子里面,見到寫的詩句很多,就生氣地說:“這孩子是要把心嘔出來才罷休啊。”點上燈,讓李賀吃飯,李賀就從婢女手中把寫的詩句拿過來,研好墨,疊好紙,把這些零散的詩句補(bǔ)足成一些完整的詩。除了喝酒大醉,參加喪禮,李賀通常都是這樣的。他的詩十分崇尚奇異的風(fēng)格,結(jié)構(gòu)猶如花草,片片都有文采,所得詩句都高邁驚人,完全擺脫了通常詩家的常規(guī),當(dāng)時無人能夠仿效。李賀所作的那些樂府詩,被宮廷的樂工們譜上曲來演唱。李賀曾嘆息說:“我二十歲不得志,一生憂愁,心就像梧桐葉一樣凋謝了!彼鋈徊≈,恍恍惚惚在白天見有個穿紅衣服的人駕著紅色的龍車騰空而下,手持一板文字,像上古時代的篆文,他對李賀說:“天帝新建成了白玉樓,立即召你去寫篇記文。”李賀磕頭推辭,說自己母親年老多病。那個人說:“天上比人間更快樂,一點兒也不苦。”過了一會兒,窗戶里煙氣滾滾,聽見龍車聲疾速馳去,李賀就斷氣了。他死時僅二十七歲,無人不為之痛惜。李藩想編集他的詩歌,于是托李賀的表哥訪求李賀被遺失的作品,并請他加以整理,就付給了李賀 表哥有關(guān)的費用。但李賀的表哥一年多不見影子。到找到他責(zé)問時,這位先生說:“我常常恨李賀傲氣十足,瞧不起比人,我已把他的詩文都燒了!崩钯R保存到今天的詩文不過十分之四五,杜牧作序的《李賀集》五卷,流傳至今。

老子后所:“那些進(jìn)取急切的人,他們后退同樣迅速。”這話一點兒不假。。李賀天賦出眾拔群,二十歲聲名酒至于極點,上天奪走其性命如此迅速,難道是上天太吝嗇了嗎?如果稍微寬限他經(jīng)歷的年歲,使他能修養(yǎng)心性品德,看他的才能,成就應(yīng)當(dāng)不在古人之下啊。如今真是令人痛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400864.html

相關(guān)閱讀:三十六計之欲擒故縱第十六計
杜甫《近聞》原文及翻譯 賞析
我的戀人如此嫻雅_詩歌鑒賞
耶路撒冷的悲傷_詩歌鑒賞
深知身在情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