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明代
作者:施紹莘
原文:
春欲去,如夢一庭空絮。墻里秋千人笑語,花飛撩亂處。無計可留春住,只有斷腸詩句。萬種消魂多寄與:斜陽天外樹。
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注釋
作者:佚名
①謁金門: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重頭四十五字,仄韻。又名“醉花春”、“出塞”、“空相憶”、“花自落”、“垂楊碧”等!、凇叭鐗簟本洌毫躏w空,茫茫如夢,人間眾生亦各自在夢境里!③斷腸:形容傷心之至。痛致腸斷,典出《搜神記》:“人殺猿子,猿母悲啼死,破其腸,腸皆斷裂。”
④消魂:悲哀情,亦作“銷魂”,語出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布局矣!
⑤“斜陽”句:用辛棄疾“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句意。
相關內容鑒賞
作者:佚名
施紹莘是個隱逸之士,但較少明末山人氣。他的詞曲中每多冷眼看世態(tài)的意蘊,生際明末,哀傷情常在心底。這闋小令從題面看是“傷春”,就詞心言則是傷時。上片冷峻,寫出危頹之世,迷惘如夢,而“墻里”人依舊“笑語”如常。不知是麻木,還是醉生夢死的荒唐。下片將視線收斂內觀自照,“無計”是最大的悲哀。最大的悲苦永遠屬于清醒人,這又是一種難解之謎!叭f種消魂”只能化為詩句,實也就是“國家不幸詩家幸”。然而此種“幸”,仿佛是天公的特定懲處。用斷腸之苦換取若干文字,能說不是大不幸。此詞警策之句首在“如夢一庭空絮”,將醉者以及醒而“無計”者全溶進了夢游般的境界。那種時代的悲劇性的深刻,由此凄婉情韻中畢見。相關內容施紹莘 施紹莘(~約) 明代詞人、散曲家,字子野,號峰泖浪仙,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他有俊才,懷大志,因屢試不第,于是放浪聲色。建園林,置絲竹,每當春秋佳日,與名士隱流遨游于九峰、三泖、西湖、太湖間。他興趣廣泛,除經術、古今文外,還旁通星緯輿地、二氏九流之書。善音律,一生所作以散曲及詞著名,有《花影集》傳世。另外,其詞作多哀苦之音,既寄寓著作者命運多蹇的身世悲涼,又是明王朝滅亡前夕人們情緒的反映。如□謁金門□"春欲去"寫有"無計可留春住,只有斷腸詩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411504.html
相關閱讀: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光_全詩賞析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李煜
春風隨春歸,發(fā)我枝上花_全詩賞析
恰似東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shù)枝花_全詩賞析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_全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