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陸機傳原文及翻譯 閱讀答案
晉書?陸機傳原文
陸機,字士衡,吳郡人也。祖遜,吳丞相。父抗,吳大司馬。機身長七尺,其聲如鐘。少有異才,文章冠世,伏膺儒術(shù),非禮不動。年二十而吳滅,退居舊里,閉門勤學(xué),積有十年。以孫氏在吳,而祖父世為將相,有大勛于江表,深慨孫皓舉而棄之,乃論權(quán)所以得,皓所以亡,又欲述其祖父功業(yè),遂作《辯亡論》二篇。
至太康末,與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張華。華素重其名,如舊相識,曰:“伐吳之役,利獲二俊!睆埲A薦之諸公。后太傅楊駿辟為祭酒。會駿誅,累遷太子洗馬、著作郎。范陽盧志于眾中問機曰:“陸遜、陸抗于君近遠?”機曰:“如君于盧毓、盧廷!敝灸弧<绕,云謂機曰:“殊邦遐遠,容不相悉,何至于此!”機曰:“我父祖名播四海,寧不知邪!”議者以此定二陸之優(yōu)劣。
吳王晏出鎮(zhèn)淮南,以機為郎中令,遷尚書中郎,轉(zhuǎn)殿中郎。趙王倫輔政,引為相國參軍。豫誅賈謐功,賜爵關(guān)中侯。倫將篡位,以為中書郎。倫之誅也,齊王?以機職在中書,九錫文及禪詔疑機與焉,遂收機等九人付廷尉。吳王晏救之,得減死徙邊,遇赦而止。
時中國多難,顧榮、戴若思等咸勸機還吳,機負其才望,而志匡世難,故不從。?既矜功自伐,受爵不讓,機惡之,作《豪士賦》以刺焉。?不之悟,而竟以敗。
時成都王穎推功不居,勞謙下士。機見朝廷屢有變難,謂穎必能康隆晉室,遂委身焉。穎以機參大將軍軍事,表為平原內(nèi)史。
太安初,穎與河間王?起兵討長沙王?,假機后將軍、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將王粹、冠軍牽秀等諸軍二十余萬人。機以三世為將,道家所忌,又羈旅入宦,頓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牽秀等皆有怨心,固辭都督。穎不許。機鄉(xiāng)人孫惠亦勸機讓都督于粹,機曰:“將謂吾為首鼠避賊,適所以速禍也!彼煨。穎謂機曰:“若功成事定,當(dāng)爵為郡公,位以臺司,將軍勉之矣!”機曰:“昔齊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樂毅以失垂成之業(yè),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機也!狈f左長史盧志心害機寵,言于穎曰:“陸機自比管、樂,擬君暗主,自古命將遣師,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濟事者也!狈f默然。
初,宦人孟玖弟超并為穎所嬖寵。超領(lǐng)萬人為小都督,未戰(zhàn),縱兵大掠。機錄其主者。超將鐵騎百余人,直入機麾下奪之,顧謂機曰:“貉奴能作督不!”機司馬孫拯勸機殺之,機不能用。超宣言于眾曰:“陸機將反!庇诌書與玖言機持兩端,軍不速決。及戰(zhàn),超不受機節(jié)度,輕兵獨進而沒。玖疑機殺之,遂譖機于穎,言其有異志。穎大怒,使秀密收機。遂遇害于軍中,時年四十三。二子蔚、夏亦同被害。機既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霧晝合,大風(fēng)折木,平地尺雪,議者以為陸氏之冤。
機天才秀逸,辭藻宏麗,張華嘗謂之曰:“人之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钡茉茋L與書曰:“君苗見兄文,輒欲燒其筆硯!焙蟾鸷橹鴷Q“機文猶玄圃之積玉,無非夜光焉,五河之吐流,泉源如一焉。其弘麗妍贍,英銳漂逸,亦一代之絕乎!”其為人所推服如此。然好游權(quán)門,與賈謐親善,以進趣獲譏。所著文章凡三百余篇,并行于世。
晉書?陸機傳翻譯
陸機,字士衡,吳郡人。身高七尺,聲如洪鐘。年輕就有奇才,文章當(dāng)代無雙,信奉儒家學(xué)說,舉動都合乎禮儀。到太康末年,和弟弟陸云都到了洛陽,吳王晏出京鎮(zhèn)守淮南,用陸機作郎中令,調(diào)任尚書中兵郎,轉(zhuǎn)任殿中郎。
當(dāng)初陸機有條很好的狗名叫黃耳,陸機很喜愛它。不久陸機停留寄住在京城,長時間沒有家里的消息,他笑著對黃犬說:“我家沒有書信,你能帶信匯去打聽消息嗎?”黃犬搖著尾巴叫。陸機就寫了信用竹筒盛著系在黃犬脖子上,黃犬尋著路向南跑了,最后到了陸機家,得了回信回到洛陽。當(dāng)時成都王穎不居功,能夠慰勞和謙恭地對待別人。陸機感念他的周全和幫助,又看到朝廷屢次發(fā)生變亂,認為王穎必能興盛晉朝統(tǒng)治,于是投身于王穎。王穎用陸機參與大將軍軍事,表奏陸機為平原內(nèi)史。王穎的左長史盧志嫉妒陸機的才能,對王穎說:“陸機自比管仲、樂毅,自比君主使將軍無光,自古以來任命將軍派遣軍隊,沒有臣子凌駕于君主而可以幫助辦成事情的! 王穎沒有說話。陸機剛當(dāng)上將軍,他的牙旗旗桿折斷,心里非常厭惡。陸機列隊出征從朝歌到洛河橋,軍鼓聲聞數(shù)百里,出兵的盛況,漢、魏以來從沒有過。長沙王?奉天子與陸機在鹿苑作戰(zhàn),陸機軍隊大敗,掉到七里澗中死的人就像堆積起來一樣,澗水因此都不流了。將軍賈棱都死在這次戰(zhàn)斗中。
當(dāng)初,宦官孟玖的弟弟孟超都被王穎寵愛,就在王穎面前說陸機的壞話,說他有造反的心。將軍王闡、郝昌、公師?等都是孟玖重用的,和牽秀一起作證。王穎大怒,派牽秀秘密逮捕陸機。天明時牽秀的軍隊到了,陸機脫下軍裝,穿著白單衣,和牽秀相見,神色自若。陸機就給王穎一封信,措詞非常凄慘,于是,陸機在軍中被害,當(dāng)時四十三歲。他的兩個兒子陸蔚、陸夏也同時被害。陸機既然沒有犯死罪而被害,士卒都為他痛心,沒有不落淚的。這天昏黃的霧氣白天合攏,大風(fēng)吹斷樹木,平地下了一尺深的雪,議論的人認為這表明陸機冤枉。
陸機天才出眾,文采魅力,張華曾經(jīng)對他說:“別人寫文章,經(jīng)常擔(dān)心才華少,而你擔(dān)心才華太多!彼牡艿荜懺圃(jīng)給他寫信說:“君苗見到兄長的文章,就想把自己的筆硯燒掉。”后來葛洪著書,稱“陸機的文章就像玄圃中積累的美玉,全都是夜光美玉,五河噴吐流水,源泉是一個。文章恢宏富麗,清新飄逸,也是一代的頂峰!彼@樣被人們推重嘆服。然而他喜歡交游權(quán)貴,和賈謐親善,因為進趣被人譏笑。陸機所著文章一共三百多篇,都在世上流行。
晉書?陸機傳閱讀答案一
7、寫出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4分)
()有大[勛]于江表 功勛、功勞、功業(yè)(2)[造]太常張華 拜訪、造訪
(3)而志[匡]世難 救助、幫助 (4)[固]辭都督 堅決、堅持
8、下列各組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C)(2分)
A. ①殊邦遐遠,容不相悉②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A代詞,偏指動作一方;副詞,互相
B. ①遂委身焉②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B代指司馬?,助詞;形容詞詞尾
C. ①機以三世為將②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C介詞表,原因
D. ①伐吳之役②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D助詞,的;代詞,這
9、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①張華薦之諸公。后太傅楊駿辟為祭酒。
張華向各位公卿推薦了他;后考太傅楊駿征召他擔(dān)任祭酒。(省略句或狀語后置、辟)
②人將謂吾為避賊,適所以速禍也。
別人將會說我是躲避災(zāi)禍,(這)正好是招致禍患的原因啊。(“賊”“適”“速”、判斷句)
20、根據(jù)第②段內(nèi)容推斷,“議者”認為陸機和陸云誰優(yōu)誰劣?為什么?(2分)
可能有兩種理解:①陸機優(yōu),陸云劣。盧志(直呼其名)的發(fā)問表現(xiàn)出了對陸機祖輩父輩的不敬,陸遜當(dāng)場予以回擊,體現(xiàn)其善辯與膽識(分);而陸云卻勸陸機隱忍,委曲求全(分)。②陸云優(yōu),陸機劣。盧志的發(fā)問源于對陸機祖輩父輩的不熟悉,、陸云寬宏大量,不予迫究(分)陸機當(dāng)場予以回擊,傲氣凌人,這種性格也是他最終遇害的原因之一(分)
2、根據(jù)③④段內(nèi)容,分析陸機的死因。(3分)
①陸機才能出眾,在司馬穎麾下位居群士之上,引起他人怨恨;②陸機志在匡正困難,不愿讓位于王粹,加劇矛盾沖突;③司馬潁寵幸宦?,誤信讒言。
(主觀原因2條、客觀原因條)
晉書?陸機傳閱讀答案二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我父祖名播四海,寧不知邪 寧:難道
b. ?既矜功自伐,受爵不讓 伐:夸耀
c.適所以速禍也 速:加快
d.機錄其主者 錄:逮捕
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議者以此定二陸之優(yōu)劣 趙亦盛設(shè)兵以待秦
b.輕兵獨進而沒 學(xué)而不思則罔
c. 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濟事者也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d.并行于世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陸機有文學(xué)才能的一組是 ( )
①少有異才,文章冠世,伏膺儒術(shù),非禮不動。
②退居舊里,閉門勤學(xué),積有十年。 ③議者以此定二陸之優(yōu)劣。
④機天才秀逸,辭藻宏麗。⑤君苗見兄文,輒欲燒其筆硯。
⑥所著文章凡三百余篇,并行于世。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陸機少有異才,傾心儒學(xué),恪守禮法,勤奮好學(xué),他寫的兩篇《辯亡論》既有對孫權(quán)得國原因的論述,又有對孫皓亡國原因的分析,還有對自己祖輩父輩功業(yè)的追述。
b.陸機到了洛陽,受到張華的賞識;機智應(yīng)對盧志,受到人們的好評。對居功自傲的齊王?,他很是厭惡,寫文章予以諷刺。
c.成都王賞識陸機的文才,主動把他招到自己身邊,并讓他代理后將軍、河北大都督之職,陸機起先堅決推辭,后來還是接受了。但仍擔(dān)心受猜忌,后來的事實證明,這種擔(dān)心不是沒有道理。
d.宦官孟玖的弟弟孟超戰(zhàn)前放任士兵搶掠,驕縱不法,戰(zhàn)時不聽陸機指揮調(diào)度,輕兵獨進,導(dǎo)致覆沒。孟玖銜恨誣陷陸機,陸機含冤被殺。陸機之死,有多種因素造成,盧志進讒于前,孟玖誣陷于后,成都王沒有做到用人不疑。
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0分)
()機負其才望,而志匡世難,故不從。(3分)
(2)又羈旅入宦,頓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牽秀等皆有怨心,固辭都督。穎不許。(4分)
(3)玖疑機殺之,遂譖機于穎,言其有異志。穎大怒,使秀密收機。(3分)
9、c.速:招致。
0、c.均為‘他的’。a依靠;來。b表因果;表轉(zhuǎn)折。d在;對于。
、d.②是說陸機勤學(xué),③是說陸機善于應(yīng)對。
2、c.主動把他招到身邊,與原文不符,賞識文才也不符。
3、.陸機仗著他的才氣名望,立志救世于危難,所以沒有聽從他們的勸告。
2.而且客居他鄉(xiāng)做官,一下子就處在眾人之上,而王粹、牽秀等人都有怨恨之意,陸機堅持要辭去都督之職,成都王穎不答應(yīng)。
3.孟玖懷疑陸機殺了孟超,就在成都王那里誣陷陸機,說陸機有異心。成都王大怒,派牽秀秘密逮捕了陸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414617.html
相關(guān)閱讀:再致瑪格麗特_詩歌鑒賞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自由之樹_詩歌鑒賞
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
啊,液體元素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