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代春怨 劉方平

編輯: 淡泊明志 關(guān)鍵詞: 描寫春天的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代春怨

朝代:唐代

作者:劉方平

原文:

朝日殘鶯伴妾啼,開簾只見草萋萋。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相關(guān)內(nèi)容鑒賞

作者:佚名

  這是一首代言體的詩,要“言”的是“春怨”。詩中無一“春”字,但從寫景可見;至于“怨”字,則只能從字里行間細加品味,仔細琢磨了。

  “朝日”,猶日日,時俗口語;春暮鶯稀,故謂“殘鶯”。時至暮春,獨守空閨,自然怨憂滿懷,偏偏幾只殘鶯似乎也察知閨中思婦的孤寂,天天來陪伴著她叫個不停,更令人愁腸百結(jié)。愁之無奈,只好拉開窗簾,目之所見,芳草萋萋,碧色天涯。這無邊的春色,既能勾起往日“草色青青送馬蹄”的回憶,也可以引起草綠有期,征人難待的悲恨,是前者,是后者,抑或兩者皆有,總不免“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李重元《憶王孫》)。眼前所見,心中所思,景、事相連,更惹動無限傷懷。她只得再次將視線移開??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這兩句別具匠心!皶r有東風入”為“千條盡向西”之因,在東風的吹拂下,楊柳千條向西搖擺,既寫出了眼前景又傳遞出心中情。因為唐時征戍多在西陲,征人所在,妾之所向,“楊柳千條盡向西”,正形象概括了那離魂倩女,玉立亭亭,憂思萬縷,終日西望的情景。如此終篇,收到了情深意摯,含而不露,扣人心弦,余味不盡的藝術(shù)效果。

  “詩中須有人在”。這首詩句句寫景, 卻句句“有人在”,人與自然獲得了奇妙的對應!叭恕敝娝劊仁乔榈挠|媒,又是意的流向,“人”之情動心馳,與物之聲色勢態(tài)融為一體,是情化的自然,是自然的情化,兩者渾然無跡,達到了“超妙”的藝術(shù)境界。


相關(guān)內(nèi)容劉方平   劉方平(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陽人。匈奴族。天寶前期曾應進士試,又欲從軍 ,均未如意,從此隱居潁水、汝河之濱,終生未仕。與皇甫冉、元德秀、李頎、嚴武為詩友,為薪穎士賞識。工詩,善畫山水。其詩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其詩多寫閨情、鄉(xiāng)思,思想內(nèi)容較貧弱,但藝術(shù)性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蘊無窮。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426120.html

相關(guān)閱讀:闕題 劉?虛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_全詩賞析
歲晚還京臺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盧?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_全詩賞析
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歐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