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
作者:蔣氏女
原文:
朝云橫度。轆轆車聲如水去。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飛鴻過也。萬結愁腸無晝夜。漸近燕山;厥奏l(xiāng)關歸路難。
相關內容
相關內容注釋
作者:佚名
減字木蘭花:詞牌名。簡稱《減蘭》。雄州:今河北雄縣。驛:古代專供遞送公文的人或往來官員暫住、換馬的處所。
轆轆:車行聲。
白草黃沙:象征北方凄涼的景色。
無晝夜:不分晝夜。
燕山:府名。
相關內容
賞析
作者:佚名
這是北宋滅亡之際一位被金人虜去的弱女子寫的詞,描述被虜北行之經歷,抒發(fā)國破家亡之巨痛。作者之父本是陽武(河南原陽)縣令,在金兵南侵圍城時,奮勇抵抗,壯烈殉國,妻、子一同遇難。“其女為賊虜去,題字于雄州驛中,敘其本末”(韋居安《梅?詩話》)。由此可以想見作者寫作此詞時揪心泣血的情景。雄州,河北省雄縣。
開頭兩句,寫被金人用車載向北方出發(fā)時的情景!俺,點明出發(fā)的時間是在早上;“云”,點明出發(fā)時的環(huán)境氣氛是那么慘淡,陰云密布;“橫度”,形容陰云突如其來地漫過來。首句看似寫景,渲染自然氣候之惡劣;實是暗喻當時政治風云的突然變化,形勢險惡。一個“橫”字,把作者那種禍從天降的特殊感受強調了出來。因此,次句“轆轆車聲如水去”就直道其事了。“轆轆”,象聲詞,形容車輪聲。杜牧《阿房宮賦》有“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之句,那是描寫六國宮妃被虜秦宮之后的可悲生活,這里是寫作者被虜北上、乘敵囚車、不知所往的慘痛情景!叭缢ァ保葘懗霰惶攱D女之眾多,又表達了將一去不返的痛苦心境,比喻生動,含意深長,道盡了國勢危亡、一蹶不振,身為俘虜、前途茫茫的深哀大痛。
緊承“去”字,作者用“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再描寫沿途之所見!鞍撞荨,我國西北地區(qū)所產之草,干枯時成白色,故名。唐代邊塞詩人岑參有“北風卷地白草折”、“平沙莽莽黃入天”之句,那是描寫天山一帶苦寒荒涼的景象;作者在此借用字面,渲染出河北秋季枯草遍地、一片不毛的氣氛。在這慘淡蕭索的背景之下,只見月光清冷地照著只有三兩戶人家的荒村,孤零零地,沒有一點活氣。作者描述敵占區(qū)是這樣地衰敗不堪,凄涼已極,不僅揭示了金兵燒殺虜掠造成的慘象,更襯托出作者被虜離鄉(xiāng)、身臨異地那種無比悲苦的心境。上句側重寫白天之所見,下句側重寫夜晚之所見,而又互文見義,彼此映襯,合成一幅北國荒寒圖,作者的滿眼血淚、一腔悲哀也正涂染其上了。
上片寫開始被押北行途中的情景;下片寫繼續(xù)北行直至雄州的情景。上片側重寫所見,以寫景為主;下片側重寫所思,以抒情為主。
“飛鴻過也,百結愁腸無晝夜!边@是繼續(xù)被押北行途中的一個特寫鏡頭。作者眼看敵占區(qū)荒涼凄冷的景象,心頭充滿了國破家亡的悲哀,忽然看到鴻雁從北往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450566.html
相關閱讀:宿江邊閣 后西閣 杜甫
可憐玄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_全詩賞析
旅宿 杜牧
好事近?富貴本無心 高登
酹江月?驛中言別友人 鄧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