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晉書?干寶傳原文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晉書?干寶傳原文及翻譯

晉書?干寶傳原文

干寶,字令升,新蔡人也。祖統(tǒng),吳奮武將軍、都亭侯。父瑩,丹陽丞。寶少勤學(xué),博覽書記,以才器召為著作郎。平杜?有功,賜爵關(guān)內(nèi)侯。

中興草創(chuàng),未置史官,中書監(jiān)王導(dǎo)上疏曰:“夫帝王之跡,莫不必書,著為令典,垂之無窮。宣皇帝廓定四海,武皇帝受禪于魏,至德大勛,等蹤上圣,而紀(jì)傳不存于王府,德音未被乎管弦。陛下圣明,當(dāng)中興之盛,宜建立國史,撰集帝紀(jì),上敷祖宗之烈,下紀(jì)佐命之勛,務(wù)以實錄,為后代之準(zhǔn),厭率土之望,悅?cè)松裰模拐\雍熙之至美,王者之弘基也。宜備史官,敕佐著作郎干寶等漸就撰集!痹奂{焉。寶于是始領(lǐng)國史。以家貧,求補山陰令,遷始安太守。王導(dǎo)請為司徒右長史,遷散騎常侍,著《晉紀(jì)》,自宣帝迄于愍帝五十三年,凡二十卷,奏之。其書簡略,直而能婉,咸稱良史。

性好陰陽術(shù)數(shù),留思京房、夏侯勝等傳。寶父先有所寵侍婢,母甚妒忌,及父亡,母乃生推婢于墓中。寶兄弟年小,不之審也。后十余年,母喪,開墓,而婢伏棺如生,載還,經(jīng)日乃蘇。言其父常取飲食與之,恩情如生,在家中吉兇輒語之,考校悉驗,地中亦不覺為惡。既而嫁之,生子。又寶兄嘗病氣絕,積日不冷,后遂悟,云見天地間鬼神事,如夢覺,不自知死。寶以此遂撰集古今神?靈異人物變化。名為《搜神記》,凡三十卷。以示劉?,?曰:“卿可謂鬼之董狐。”寶既博采異同,遂混虛實,因作序以陳其志曰。

雖考先志于載籍,收遺逸于當(dāng)時,蓋非一耳一目之所親聞睹也,亦安敢謂無失實者哉!衛(wèi)朔失國,二傳互其所聞;呂望事周,子長存其兩說,若此比類,往往有焉。從此觀之,聞見之難一,由來尚矣。夫書赴告之定辭,據(jù)國史之方策,猶尚若茲,況仰述千載之前,記殊俗之表,綴片言于殘闕,訪行事于故老,將使事不二跡,言無異途,然后為信者,固亦前史之所病。然而國家不廢注記之官,學(xué)士不絕誦覽之業(yè),豈不以其所失者小,所存者大乎!今之所集,設(shè)有承于前載者,則非余之罪也。若使采訪近世之事,茍有虛錯,愿與先賢前儒分其譏謗。及其著述,亦足以明神道之不誣也。

群言百家不可勝覽,耳目所受不可勝載,今粗取足以演八略之旨,成其微說而已。幸將來好事之士錄其根體,有以游心寓目而無尤焉。

寶又為《春秋左氏義外傳》,注《周易》、《周官》凡數(shù)十篇,及雜文集皆行于世。

晉書?干寶傳翻譯

待更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454881.html

相關(guān)閱讀:戴著光頂氈帽_詩歌鑒賞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賈誼論原文及翻譯
葉甫蓋尼?奧涅金(節(jié)選)_詩歌鑒賞
杜甫《王竟攜酒,高亦同過,共用寒字》原文及翻譯 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