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周書?楊忠傳原文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周書?楊忠傳原文

楊忠,弘農華陰人也。小名奴奴。高祖元壽,魏初,為武川鎮(zhèn)司馬,因家于神武樹頹焉。祖烈,龍驤將軍、太原郡守。父禎,以軍功除建遠將軍。屬魏末喪亂,避地中山,結義徒以討鮮于修禮,遂死之。保定中,以忠勛,追贈柱國大將軍、少保、興城郡公。

高祖文皇帝,姓楊氏,諱堅,弘農郡華陰人也。漢太尉震八代孫鉉,仕燕為北平太守。鉉生元壽,后魏代為武川鎮(zhèn)司馬,子孫因家焉。元壽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寧遠將軍禎,禎生忠,忠即皇考也。

隋高祖文皇帝姓楊氏,諱堅,小名那羅延。本弘農華陰人,漢太尉震之十四世孫也。震八世孫,燕北平太守鉉。鉉子元壽,魏初為武川鎮(zhèn)司馬,因家于神武樹頹焉。元壽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寧遠將軍禎,禎生皇考忠。初,禎屬魏末喪亂,避地中山,結義徒以討鮮于修禮,遂死之。周保定中,皇考著勛,追贈柱國大將軍、少保、興城郡公。

忠美髭髯,身長七尺八寸,狀貌瑰偉,武藝絕倫,識量沉深,有將帥之略。

皇考美須髯,身長七尺八寸,狀貌瑰偉,武藝絕倫;識量深重,有將率之略。

年十八,客游泰山。會梁兵攻郡,陷之,遂被執(zhí)至江左。在梁五年,從北海王顥入洛,除直閣將軍。顥敗,爾朱度律召為帳下統(tǒng)軍。及爾朱兆以輕騎自并州入洛陽,忠時預焉。賜爵昌縣伯,拜都督,又別封小黃縣伯。從獨孤信破梁下?戍,平南陽,并有功。

年十八,客游泰山,會梁兵陷郡國,沒江南。及北海王元顥入洛,乃與俱歸。顥敗,爾朱度律召為帳下統(tǒng)軍。后從獨孤信,屢有軍功。

又與信從魏孝武西遷。東魏荊州刺史辛纂據(jù)穰城,皇考從信討之,與都督康洛兒、元長生乘城而入。彎弓大呼,斬纂以徇,城中懾服。居半歲,以東魏之逼,與信俱歸。

及齊神武舉兵內侮,忠時隨信在洛,遂從魏孝武西遷,進爵為侯。仍從平潼關,破回洛城。除安西將軍、銀青光祿大夫。東魏荊州刺史辛纂據(jù)穰城,忠從獨孤信討之,纂戰(zhàn)敗退走。信令忠與都督康洛兒、元長生為前驅。馳至其城,叱門者曰:“今大軍已至,城中有應,爾等求活,何不避走!”門者盡散。忠與洛兒、長生乘城而入,彎弓大呼,纂兵衛(wèi)百余人莫之敢御,斬纂以徇,城中懾服。居半歲,以東魏之逼,與信奔梁。梁武帝深奇之,以為文德主帥、關外侯。

周書?楊忠傳翻譯

楊忠,弘農華陰人。小名奴奴。高祖楊元壽,魏國初年,任武川鎮(zhèn)司馬,就把家安在神武樹頹。祖父楊烈,任龍驤將軍、太原郡守。父親楊禎,以軍功授建遠將軍。

當時魏末動亂,避居中山,聚集部眾討伐鮮于修禮,作戰(zhàn)而死。

保定年間,由于楊忠功勛,追贈柱國大將軍、少保、興城郡公。

楊忠胡須漂亮,身高七尺八寸,容貌異常,體形魁偉,武藝過人,識見深沉,有將帥的才能謀略。

十八歲時,曾游覽泰山。

恰遇梁兵攻陷郡城,于是被捉到長江以東。

在梁國五年,跟隨北海王蕭顥到洛陽,被任命為直閣將軍。

蕭顥兵敗后,被爾朱度律召募為帳下統(tǒng)軍。

爾朱兆率領輕裝騎兵從并州進入洛陽時,楊忠參預其事。

賜爵昌縣伯,任都督,另外又封小黃縣伯。

跟隨獨孤信攻克梁國的下氵差戍,平定南陽,都立下戰(zhàn)功。

齊神武舉兵內犯時,楊忠正跟隨獨孤信在洛陽,就隨著魏孝武帝西遷,晉封侯爵。

又參與平定潼關,攻克回洛城。

被任命為安西將軍、銀青光祿大夫。

東魏荊州刺史辛纂據(jù)守穰城,楊忠跟隨獨孤信前去討伐,辛纂兵敗退走。

獨孤信命令楊忠與都督康洛兒、元長生擔任前鋒,馳馬到城下,呵斥守門者道:“如今大軍已到,城中有人接應,你們要想活命,為什么還不逃走?”守門的士兵一哄而散。

楊忠與康洛兒、元長生乘機入城,彎弓大呼,辛纂的衛(wèi)兵百余人不敢抵抗,斬辛纂示眾,城中人畏懼屈服。

在這里住了半年,由于東魏逼迫,與獨孤信投奔梁國。

梁武帝認為他是個難得的奇才,任命他為文德主帥,封關外侯。

大統(tǒng)三年(537),與獨孤信一塊回歸我朝,被太祖召到帳下。

曾經(jīng)跟隨太祖在龍門打獵,楊忠獨自抵擋一頭猛獸,左手緊抱獸腰,右手拔出獸舌。

太祖贊許他的勇猛。

北方人把猛獸叫作“?于”,因此把?于當作他的字。

參與活捉竇泰,攻克沙苑。

升任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晉封襄城縣公。

在河橋之戰(zhàn)中,楊忠與五名壯士奮力守橋,敵軍不敢進逼。

以戰(zhàn)功授左光祿大夫、云州刺史,兼任大都督。

又與李遠擊敗黑水的稽胡,并與怡峰解救了對玉壁的包圍,轉任洛州刺史。

在邙山之戰(zhàn)中,率先沖入山上敵陣。

授大都督,升任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

追封其母蓋氏為北?ぞ

隨即授都督朔燕顯蔚四州諸軍事、朔州刺史,加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銜。

東魏包圍潁川時,蠻帥田柱清占據(jù)險地叛亂,楊忠率兵將其討平。

當時侯景渡過長江,梁武帝敗亡,其義陽郡守馬伯符以下氵差城投降。

朝廷乘此機會,準備經(jīng)營漢水、沔水一帶,于是任命楊忠為都督三荊、二襄、二廣、南雍、平、信、隨、江、二郢、淅十五州諸軍事,鎮(zhèn)守穰城。

以馬伯符為向導,攻克梁國的齊興郡和昌州。

梁國雍州刺史、岳陽王蕭?雖然已稱屬國,但是還懷有二心。

楊忠從穰城出發(fā),直到漢水之畔,檢閱軍隊,大示兵威,命令將士變換旗幟,按照次序前進,實際只有二千名騎兵。

蕭?登上城樓遠望,誤認為有三萬兵馬,心中害怕,表示屈服。

梁國司州刺史柳仲禮讓其長史馬岫留下鎮(zhèn)守安陸,自己率領一萬兵馬進犯襄陽。

當初,梁國竟陵郡守孫?以其郡歸附,太祖命令大都督符貴前往鎮(zhèn)守。

當柳仲禮兵到時,孫?捉住符貴投降。

柳仲禮又派部將王叔孫與孫?一同守城。

太祖發(fā)怒,命令楊忠率軍南征。

攻克梁國隨郡,活捉守將桓和。

一路所經(jīng)過的城堡和營壘,全都聽見風聲就請求歸附。

楊忠進軍圍攻安陸。

柳仲禮聽說隨郡失陷,擔心安陸失守,就急忙返回援救。

諸將擔心柳仲禮趕到后,安陸難以攻下,請求加緊攻城。

楊忠說:“攻守雙方態(tài)勢懸殊,不可能迅速攻占。

如果延長時日,勞頓軍隊,內外受敵,不是高明的計策。

南方人大多習練水軍,不熟悉在原野作戰(zhàn)。

柳仲禮回兵必走近路,我軍出其不意,出奇兵襲擊,敵軍懈怠,我軍奮勇,一戰(zhàn)必勝,則安陸可不攻自破,其余各城就可傳去文告而使它們平定!庇谑沁x派騎兵二千名,連夜銜枚而進,在淙頭遭遇柳仲禮。

楊忠親自攻入敵軍,活捉柳仲禮,將其部屬全部俘虜。

馬岫以安陸投降,王叔孫殺死孫?,以竟陵投降,一切都按楊忠事先的計策實現(xiàn)。

梁元帝派使者送來兒子蕭方略當作人質,并且送來盟書,請求魏國以石城為邊界,梁國以安陸為邊界。

于是凱旋。

晉封陳留郡公。

十七年(55),梁元帝威逼其兄邵陵王蕭綸。

蕭綸北上,與前任西陵郡守羊思達邀請隨州、陸州土豪段珍寶、夏侯珍洽,合謀把人質送往齊國,打算前來侵犯搶掠。

汝南城主李素,從前是蕭綸的部下,打開城門接納蕭綸。

梁元帝秘密通報給太祖,太祖就派楊忠率軍討伐。

黎明時發(fā)起進攻,午后就攻占汝南。

活捉蕭綸,數(shù)落他的罪狀,把他殺掉;又捉住安樂侯蕭日方,也將他殺死。

當初,楊忠活捉柳仲禮時,待他很寬厚。

柳仲禮到京師后,在太祖面前說楊忠的壞話,說他在軍中大肆聚斂金寶珍玩等物。

太祖打算調查這件事,又愛惜他功勞很大,只把他調出京師。

楊忠心中惱恨,后悔沒有殺掉柳仲禮。

所以這時活捉蕭綸等人,就全部殺掉。

隔一年后,楊忠再度發(fā)兵,將漢水以東地區(qū)全部平定。

楊忠對部眾很寬厚,那些新近歸附的人都很擁護他。

魏恭帝初年,賜姓普六如氏,代行同州事務。

于謹討伐江陵時,楊忠擔任前軍,屯兵長江渡口,截斷敵軍退路。

梁國軍隊在大象鼻子上綁上利刃,前來交戰(zhàn),楊忠用箭射去,兩只大象回頭就跑。

江陵平定后,朝廷立蕭?為梁主,命令楊忠鎮(zhèn)守穰城,形成犄角之勢。

又平定沔水流域蠻族各部。

孝閔帝登基,入朝任小宗伯。

齊人侵犯東部邊境,楊忠出兵鎮(zhèn)守蒲坂。

司馬消難請降時,楊忠與柱國達奚武接應他。

共率領騎兵五千人,每人另帶一匹馬,從小路馳入齊國境內五百里。

前后派去三名使者向司馬消難通報消息,都不見回來。

離北豫州三十里時,達奚武懷疑發(fā)生變故,打算返回。

楊忠說:“只有前進而死,沒有后退求活。”獨自率領一千名騎兵連夜趕到城下,四面都是懸崖絕壁,只聽見巡夜人敲木梆的聲音。

達奚武也親自趕來,卻指揮數(shù)百名騎兵西去。

楊忠指揮余下的騎兵原地不動,等候城門打開后,進了城,又急忙派人召回達奚武。

當時齊國鎮(zhèn)城伏敬遠指揮帶甲士兵二千人據(jù)守東邊城上的高墻,點燃烽火,嚴密警戒。

達奚武害怕,不想守城,拿了很多財物綢緞,讓司馬消難及其部屬先返回。

楊忠率三千名騎兵擔任后衛(wèi),到洛水南岸時,都下馬躺下休息。

齊軍追來,到達洛水北岸。

楊忠對部下說:“只管吃飽,如今處在死地,賊人一定不敢渡過河來交鋒。”齊兵佯作渡河,楊忠指揮騎兵裝作要進攻的樣子,齊兵不敢逼近,于是緩緩退兵而歸。

達奚武感嘆道:“達奚武自認為是天下健兒,今天算服氣了!”升任柱國大將軍。

武成元年(559),晉封隨國公,食邑一萬戶,另在竟陵縣食邑一千戶,收其租稅田賦。隨即任御正中大夫。

保定二年(562),升任大司空。當時,朝廷議論,打算聯(lián)合突厥討伐齊國,大臣們都說:“齊國占有半個天下,國家富裕,兵馬強盛。如果從大沙漠以北進入并州,極為艱難,況且大將斛律明月不易對付。如今想深入其老巢,非需十萬軍隊不可!敝挥袟钪业溃骸败婈犎伲谟趦炔亢椭C,而不在人多,一萬名騎兵就足夠了。

斛律明月這個小子,能有什么作為?”三年,任命楊忠為元帥,大將軍楊纂、李穆、王杰、爾朱敏以及開府元壽、田弘、慕容延等十余人都歸他指揮。

又命令達奚武率領步兵、騎兵三萬人,從南路推進,約定日期在晉陽會師。

楊忠讓爾朱敏據(jù)守什賁,在黃河之畔策應。

楊忠從武川出發(fā),經(jīng)過從前的住宅時,祭告祖先,大宴將士,迅速攻占二十余鎮(zhèn)。

齊人把守陘嶺的要道,楊忠出奇兵奮勇進擊,大敗齊人。

又留下楊纂屯兵靈丘,作為后衛(wèi)。

突厥木汗可汗指揮地頭可汗、步離可汗等人,率領十萬騎兵前來會合。

四年正月初一,進攻晉陽。

當時大雪下了幾十天,寒風勁烈,齊人聚集全部精銳,吶喊而出。

突厥騎兵震驚,退向西山,不肯出戰(zhàn)。

眾人都大驚失色。

楊忠命令部下道:“成事在天,不必考慮人數(shù)多少!庇谑锹暑I七百人步行出戰(zhàn),死者十有四五。

由于達奚武誤期不至,只得撤軍。

齊人也不敢進逼。

突厥趁機放縱兵士大肆搶掠,從晉陽到平城七百余里之間,人丁、牲畜都沒有留下,俘走、殺死很多。

高祖派使者到夏州迎接慰勞楊忠。

到京師后,在宴會上大加賞賜。

高祖準備任命楊忠為太傅,晉公宇文護由于楊忠不歸附自己,從中作梗,于是授他為總管涇豳靈云鹽顯六州諸軍事、涇州刺史。

當年,大軍又東征,晉公宇文護出兵洛陽,命令楊忠出兵沃野,接應突厥。

當時軍糧缺乏,眾將擔憂,而想不出什么辦法。

楊忠說:“應當權變以成事!庇谑前鸦娛最I都騙來,讓他們就座。

派王杰壯盛軍威,鳴鼓而至。

楊忠故意裝出驚奇的神色問他。

王杰答道:“大冢宰已經(jīng)攻下洛陽,天子聽說銀州、夏州之間生胡作亂,特地派我前來增援,討伐生胡!庇肿屚回适拐唑T馬前來報告說:“可汗已經(jīng)進入并州,在長城下留有十余萬兵馬,派我來問,如果稽胡不服從命令,就前來和您一塊兒打敗他們!被娛最I都很害怕,楊忠用好話慰解,放他們回去。

于是稽胡各部落相繼歸附,送來許多糧食。

恰好晉公宇文護首先撤退,楊忠也率兵返回鎮(zhèn)所。

又因為政績顯著,詔命賞賜錢三十萬、布五百疋、谷二千斛。

天和三年(568),因病回京。高祖及晉公宇文護多次親去探視。隨即去世,享年六十二歲,追贈太保、同朔等十三州諸軍事、同州刺史,原任官職不變。謚號為“桓”。

兒子楊堅承襲爵封。弟弟楊整,建德年間,任開府,封陳留郡公,跟隨高祖討伐齊國,在并州去世。由于楊整為朝廷而死,詔命其子楊智積承襲他的官職爵封。楊整之弟楊慧,大象末年,任大宗伯,封竟陵縣公。楊慧之弟楊嵩,由于楊忠的功勛,賜爵興城郡公,去世較早。楊嵩之弟楊達,也由于楊忠的功勛,被封為周安郡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475384.html

相關閱讀:張耒《夜坐》原文翻譯及賞析
—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飲奈若何
史記?張耳陳馀列傳原文及翻譯
靜湖_詩歌鑒賞
腹中書萬卷,身外酒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