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武則天《臣軌》原文及翻譯 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武則天《臣軌》原文

夫修身正行,不可以不慎。謀慮機權(quán),不可以不密。憂患生于所忽,禍害興于細微。人不慎密者,多有終身之悔。故言易泄者,召禍之媒也。事不慎者,取敗之道也。明者視于無形,聰者聽于無聲,謀者謀于未成。不困在于早慮,不窮在于早豫。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非所為勿為,以避其危。

武則天《臣軌》注釋

、正行:端正品行。

2、忽:輕視。

3、慎密:謹慎周密,慎重隱密。

4、聰者:聽覺靈敏的人。

5、豫:預(yù)計。

武則天《臣軌》翻譯

修身養(yǎng)性,端正品行,不能不慎重;謀劃思考機密大事,不能不周密。憂患常源于輕視小事,災(zāi)禍常因為忽略細節(jié)。一個人行事不慎重周密,大多會后悔終生。所以說,說話容易泄漏機密,是災(zāi)禍的媒介;做事不慎重,是失敗的緣由。眼睛明亮的人能看到無形的事物;耳朵聰敏的人能聽到弦外之音;善于謀劃的人對策出現(xiàn)在預(yù)兆之前;做事慎重的人在事情沒發(fā)生之前就十分慎重。遠離困窘就必須及早謀劃,不想貧窮就必須趁早預(yù)計。不該說的話不說,可以避免禍患;不該做的做不做,可以躲避危險。

武則天《臣軌》賞析

《臣軌》是中國古代女皇帝武則天的作品,唐上元二年(675)三月,女皇武則天引文學(xué)之士著作郎元萬頃、左史劉?之等人,修撰此書,作為臣僚借鑒之書。

《臣軌》系唐代女皇武則天撰。她原為唐太宗的才人,后來成為唐高宗的皇后。她乘唐高宗體弱多病之機,參預(yù)朝政,并逐步專權(quán)。高宗去世后,她繼續(xù)把持朝政,先后廢除了兩個兒子的皇位。在公元690年她67歲時,終于以武代李稱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并造了一個“?”(音照)字作為自己的名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483190.html

相關(guān)閱讀:張衡《二京賦》原文及翻譯 賞析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戰(zhàn)國策?韓二?幾瑟亡之楚
草色遙看近卻無
早安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