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原文_翻譯和賞析_辛棄疾

編輯: 淡泊明志 關鍵詞: 關于戰(zhàn)爭的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原文:

堂上謀臣尊俎,邊頭將士干戈。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曰:“可”。
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大家齊唱《大風歌》,不日四方來賀。(版本一)

堂上謀臣帷幄,邊頭猛將干戈。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與曰可。
此日樓臺鼎鼐,他時劍履山河。都人齊和《大風歌》。管領群臣來賀。(版本二)


相關內(nèi)容
相關內(nèi)容注釋

作者:佚名

①尊俎:酒器,代指宴席。劉向《新序》說:“夫不出于尊俎之間,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謂也!
②燕可伐歟曰可:《孟子?公孫丑下》沈同以其私問:“燕可伐歟?”孟子曰:“可!薄把唷苯柚笗。
③樓臺:指相府。
④鼎鼐:炊器;古時把宰相治國比作鼎鼐調(diào)味,古以之代相位。
⑤大風歌:漢高祖掃平四海,統(tǒng)一天下之后,以家鄉(xiāng)少年一百二十人伴倡,齊聲高唱大風歌。
相關內(nèi)容
相關內(nèi)容創(chuàng)作背景

作者:佚名

  公元年(宋寧宗嘉泰四年)韓?胄定議伐金,其用心是為建功固寵。當時南宋國用未足,軍備松弛,人心未集,不久韓?胄就揮師北上,結果大敗而歸。故這次北伐本身意義不大,但在主和派長期把持朝政,抗戰(zhàn)派軍民長期受壓制之后,還是確實起到了振奮民心的作用,因此,受到朝中抗戰(zhàn)派人士和全國軍民的響應。劉過的這首詞即是當年為祝賀韓?胄生日而寫的,詞中表達了愛國軍民企盼北伐勝利的共同心聲。
賞析

作者:佚名

  上半闋寫有利于北伐的大好形勢,說堂上有善謀的賢臣,邊疆有能戰(zhàn)的將士,天時、地利與人和都對南宋王朝有利,因而伐金是切實可行的。對自己力量的自豪和肯定,是向當?shù)爻捌毡榇嬖诘淖员、畏敵情緒的挑戰(zhàn)。進入下半闋,由全國形勢說到韓?胄本人:先寫今日治國,次寫明年勝利。句中那勝利在握的豪情和壯志,不要說在當時存在巨大的鼓舞力量,即使現(xiàn)在去讀,也給人增添信心和勇氣。

  劉過詞學辛棄疾。黃說劉過:“多壯語,蓋學稼軒也!保ā痘ㄢ衷~選》),以此篇而論,在藝術上就有以下兩點頗有辛詞精神:第一、大量使用前人成句和典故,增強了詞篇的表現(xiàn)力。比如,此詞上片“天時地利與人和”化用《孟子?公孫丑下》:“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币蚨摼湓谡f明天時、地利、人和都有利的同時,還有著強調(diào)人和的作用,這樣,一方面使得它與前兩句聯(lián)系起來,另一方面也符合向韓?胄祝壽的主題。其次,“‘燕可伐歟?’曰:‘可’”用《孟子?公孫丑下》:“沈同以其私問曰:‘燕可伐歟?’孟子曰:‘可!庇捎谟昧恕笆ト恕敝,并把?胄伐金和歷史上的伐燕聯(lián)系起來,既使語氣鏗鏘有力,又巧妙地完成了向下片的過渡。下片中的“帶礪山河”用《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中“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厲,通礪,磨刀石),國以永寧,爰及苗裔!痹涞囊馑际牵杭词裹S河變得像帶子那么窄了,泰山變得像磨刀石那么小了(意思永遠不可能),諸侯的封國也將安然無恙,勛臣之富貴將永遠傳給子孫后代。使用這個典故,把韓?胄暗中比作漢高祖的開國重臣,預祝他明年建立不世之功,卻不露阿諛之態(tài),深得壽詞之三昧!按蠹引R唱《大風歌》”用《史記?高祖本紀》:“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市,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飲。發(fā)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擊筑,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眲⑦^的“大家齊唱《大風歌》”,容易想起“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的歌詞,而這類歌詞,對于山河破碎的國家,對于大批背井離鄉(xiāng)的人民,對于求功心切的韓?胄,無疑都是一種鼓舞。第二、語言流利、灑脫,具有辛詞酣暢淋漓的情味。

  這種風格的形成,是和以下幾種語言材料的使用分不開的:一、口語和熟語,如“大家齊唱”、“四方來賀”、“謀臣尊俎”、“將士干戈”;二、散文成句,如“天時地利與人和”、“‘燕可伐歟?’曰:‘可’”;三、常用典故,如所用《孟子》兩則與《史記》兩則。這些詞語由于為人們所耳熟能詳,因而讀來親切明快,一氣呵成。


相關內(nèi)容辛棄疾   辛棄疾(-),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ju/490967.html

相關閱讀:君子于役原文_翻譯和賞析
《讀中興頌碑》譯文注釋_《讀中興頌碑》點評_張耒的詩詞
《塞下曲四首》譯文注釋_《塞下曲四首》點評_盧綸的詩詞
黃鶴樓 登黃鶴樓原文_翻譯和賞析_崔顥古詩
《擊鼓》譯文注釋_《擊鼓》點評_詩經(jīng)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