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溫庭筠《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原文及翻譯 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溫庭筠《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原文

萬枝香雪開已遍,細雨雙燕。

鈿蟬箏,金雀扇,畫梁相見。

雁門消息不歸來,又飛回。

溫庭筠《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注釋

、蕃女怨,詞牌名,為溫庭筠所創(chuàng),《金奩集》入“南呂宮”,七句三十一字,四仄韻,兩平韻。

2、香雪:指春天白色的花朵,杏花或梨花均可。

3、鈿(diàn)蟬箏:鑲嵌著金蟬的箏。鈿,鑲嵌,一作“細”。

4、金雀扇:繪有金雀的扇子。

5、畫梁:彩繪的屋梁,此處指燕棲的地方。

6、雁門:即雁門關,在今山西代縣,古為戍守重地,這里泛指邊塞。消息:指遠征夫君的音信。

溫庭筠《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翻譯

雪白馨香的梨花,在萬千枝頭開遍。細細的春雨里,飛來一雙春燕。只有扇面上無語的金雀,古箏上默默的金蟬,與梁上雙燕相見。他遠征雁門一去無消息,春燕也不忍這孤寂難堪,才飛來,又飛還。

溫庭筠《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賞析

《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是唐代詩人溫庭筠的詩詞作品,這首詞寫飛燕雙雙還巢,以和諧美麗的景象,反襯人之孤寂,反映了思婦的離愁別恨。

這首《蕃女怨》寫來并不見一點“蕃”味,仍是一般的思婦詞。這首詞寫飛燕雙雙還巢,引發(fā)了思婦的離愁別恨。女子在杏花(香雪)開放的日子里,于細雨中看到舊時雙燕又嬉戲于梁間,于是想到她遠征在邊塞的丈夫。

“萬枝香雪開已遍,細雨雙燕”,寫一個春天已經(jīng)來臨,濃郁的春意,自然反襯出思婦的寂寞!扳毾s箏,金雀扇,畫梁相見”意在突出女主人公的青春美麗,加強懷念之情。思婦正當難耐寂寞,一會兒撥弄著鑲嵌著金蟬的箏,一會兒把玩著畫著金雀的扇子的時候,舊日的燕子雙雙飛回到畫梁上的舊巢。思婦為此受到極大的觸動,于是發(fā)出深深的慨嘆:“雁門消息不歸來,又飛回。”這對燕子去年還在梁上的時候女主人公就盼著丈夫回家,此時燕子去了又飛回,而征人一點消息都沒有。如此,詞中的杏花鬧春與空閨寂守,燕燕雙飛與人影獨立,燕子還巢與人不歸家等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思婦之怨也就是從這幾重對比中體現(xiàn)出來的。

在溫詞中,此首屬于較為淺直的作品,辭藻不算艷麗,含義也還顯豁。但是仍具有某些深曲之作的特點:只客觀地提供精美的物象情態(tài),而隱去它們之間的表面聯(lián)系,留下大片想象余地。像“鈿蟬箏”、“金雀扇”、“畫梁相見”三者之間就省略了許多話,而這些物象情態(tài)的關系,很容易領悟出來,所以反而顯得淺而不露,短而味永。

溫庭筠,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濃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少數(shù)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應。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溫庭筠的詩,寫得清婉精麗,備受時人推崇,《商山早行》詩之“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傳。相傳宋代名詩人歐陽修非常贊賞這一聯(lián),曾自作“鳥聲茅店雨,野色板橋春”,但終未能超出溫詩原意。

溫庭筠的詞惟題材偏窄,被人譏為“男子而作閨音”。代表詞作有《望江南》二首、《菩薩蠻》十四首、《更漏子》六首、《酒泉子》四首、《楊柳枝》、《南歌子》、《河瀆神》、《訴衷情》等。

溫庭筠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514824.html

相關閱讀:戰(zhàn)國策?秦三?謂魏冉曰和不成
王粲強記原文及翻譯
我的祖國_詩歌鑒賞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李白《送郄昂謫巴中》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