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鵝鵝鵝古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經典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導語]《 詠鵝 》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注釋 : 1、詠:用、詞來敘述或描寫某一事物。詠鵝:用詩詞來贊美鵝。 2、項:頸的后部。這里代指脖子。 3、掌:詩中指鵝的腳掌。撥:劃。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注釋:

1、詠:用、詞來敘述或描寫某一事物。詠鵝:用詩詞來贊美鵝。
2、項:頸的后部。這里代指脖子。
3、掌:詩中指鵝的腳掌。撥:劃。

賞析:

《詠鵝》相傳是駱賓王在七歲時寫的一首詩,這是一首詠物詩。這首千古流傳的詩歌,沒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歡快的語言,抓住事物(鵝)的突出特征來進行描寫。寫得自然、真切、傳神。

開頭的“鵝、鵝、鵝”不只是模擬鵝的叫聲,而且把思維的那種躍動表現(xiàn)出來,融為一體。小詩人用三個“鵝”字道出鵝由遠至近的歡叫聲,讓人漸漸看清它“曲項”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態(tài),再寫鵝在水中嬉戲時有聲有色的情景。表現(xiàn)小詩人細微入神的觀察力。

小作者通過白描的手法,簡單的略加勾勒,鵝的鮮明形象就脫穎而出。“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一幅可愛的動態(tài)的形象。

詩中,小作者從自己的角度、自己的心態(tài),去理解和觀察鵝,用了擬人的手法,如把鵝的叫聲說成是“歌”等。同時也把色彩的對比,也就是事物的特征表現(xiàn)傳達的豐富和全面。“白毛”、“綠水”、“紅掌”、“清波”,相映

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為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為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

次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態(tài)。“曲項”二字形容鵝向天高歌之態(tài),十分確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

三、四句寫鵝游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浮”“撥”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xiàn)了鵝游水嬉戲的姿態(tài)。“白毛”“紅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艷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下互相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xiàn)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于觀察事物的能力。

無論從什么角度和方面看,在藝術上,這首詩都是堪稱一絕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518333.html

相關閱讀:朱熹 · 春日,古詩的詩意,意思,賞析
關于桂林的詩句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原文_翻譯和賞析_黃公紹古詩
離別的詩詞
描寫有關長江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