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宮春?立春日原文_翻譯和賞析_辛棄疾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經(jīng)典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漢宮春?立春日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原文: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zhuǎn)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曾解連環(huán)。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相關(guān)內(nèi)容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風能吹落晚秋的樹葉,
也能吹開春天的花朵。
更能卷起高高的水浪,
吹進竹林能把萬棵竹子都吹得歪歪斜斜。

注釋
①春幡:古代立春那天女子剪彩紙為燕形戴在頭上,以示迎春,叫春幡。
②堆盤:古時立春日做五辛盤,用黃柑釀酒,稱作洞庭春色。


相關(guān)內(nèi)容
賞析二

作者:佚名

  辛棄疾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北方度過的。當時的中國北方,已為金人所統(tǒng)治,辛棄疾的家鄉(xiāng)山東也不例外。他是在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從金國歸于南宋的。據(jù)鄧廣銘先生考證,這首詞是他南歸之初、寓居京口(鎮(zhèn)江)時所作的一首詞。

  此詞上片通過立春時節(jié)景物的描繪,隱喻當時南宋不安定的政局。開頭“春已歸來”三句,點明立春節(jié)候。按當時風俗,立春日,婦女們多剪彩為燕形小幡,戴之頭鬢。故歐陽修《春日帖子》中有“共喜釵頭燕已來”之句!盁o端風雨”兩句,既指自然界的氣候多變,也暗指南宋最高統(tǒng)治集團驚魄不定、碌碌無為之態(tài),宛如為余寒所籠罩。“年時燕子”三句,作者由春幡聯(lián)想到這時正在北飛的燕子,可能已經(jīng)把他的山東家園作為歸宿了。“年時”即去年之意,這說明作者作此詞時,離別他的家鄉(xiāng)才只一年光景。接下去“渾未辦”三句,是說作者新來異鄉(xiāng),生活尚未安定,春節(jié)到了,連旨酒也備辦不起,更談不到肴饌了。

  詞的下片進一步抒發(fā)作者自己的憂國懷鄉(xiāng)之情!皡s笑東風從此”三句,作者想到立春之后,東風就會忙于吹送出柳綠花江的一派春光!伴e時又來鏡里,轉(zhuǎn)變朱顏”,語雖虛擬,實際表達了作者初歸南宋急欲報國、收復(fù)失土的決心,深恐自己磋砣歲月,年華虛度。這里說的“清愁”,實際是作者的憂國憂民的情懷。“解連環(huán)”,是用《戰(zhàn)國策》秦昭王送玉連環(huán)給齊國王后,讓她解開的故事。當時的齊王后果斷機智地把玉連環(huán)椎破,使秦的詭計流于破產(chǎn)。但環(huán)顧當前,南宋最高統(tǒng)治集團中人,誰是能作出抗金的正確決策的智勇人物呢?“生怕”,即“甚怕”。“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表示作者對于恢復(fù)事業(yè)的擔憂,深恐這一年的花由盛開又復(fù)敗落,而失地卻未能收復(fù),有家仍難歸去,言語、句流露出一絲的惆悵。

  從這首詞的思想內(nèi)容看,雖不能確斷其為辛棄疾南歸后所寫的第一首詞,但必為初期之作。在這首詞中,他對于恢復(fù)大業(yè)的深切關(guān)注,他的激昂奮發(fā)的情懷,都已真切地表達出來。


賞析一

作者:佚名

  古稱“立春”春氣始而建立,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土壤逐漸解凍。《歲時風土記》:“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為小幡,謂之春幡;驊矣诩胰酥^,或綴于花枝之下。”南朝?陳?徐陵《雜曲》:“立春歷日自當新,正月春幡底須故”。開篇用典,妥帖自然,不露痕跡,正是“使事如不使也”。而以“裊裊”形容其搖曳,化靜為動,若微風吹拂,更見春意盎然。但一接意緒凄迷:“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手法頗似李清照《永遇樂》:“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都非只指自然界的天時變化!澳陼r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意思是說:如今已立春,去年秋日南來的燕子正往北風,或許它們今夜會夢宿西園吧!拔鲌@”,原指供皇帝游獵的場所,因其地處京城西郊,故稱西園!逗鬂h書》卷八《孝靈帝紀》:“中平五年八月,初置西園八校尉”。北宋都城汴京西門外,有瓊林苑,亦稱西園,此應(yīng)指后者。從“年時燕子”句看,此詞大約作于辛棄疾南歸后不久。寄情于燕,令人尋味不盡。“黃柑薦酒”,黃柑釀制的臘酒!扒嗑露驯P”,把韭菜等裝到五辛盤里。據(jù)《本草綱目?菜部》稱:“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號五辛盤”。故蘇軾《立春日小集戲李端叔》詩去:“辛盤得青韭,臘酒是黃柑”!皽單崔k”(還未辦、全然未辦),情境大異,如此良辰,其情緒之悵悵,浮漾紙面了。

  下片繼寫“春已歸來”。試看:東風著意,她吹得梅花微綻,清香四溢;柳吐金絲,柔條婀娜;似乎一點兒閑空都沒有?墒瞧诖饲肮谝浴皡s笑”二字,既淡出了“薰梅染柳”,春情畫意,又可見實中有虛,虛中有幻,在此“立春日”,不過是美麗的想象而已。緊接一轉(zhuǎn)說東風還會忙里偷閑:“又來鏡里,轉(zhuǎn)換朱顏”。頓挫盤郁,至此始托出真情:“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huán)?”《戰(zhàn)國策?齊策》六:“秦始皇(一作昭王)嘗使使者遺君王后玉連環(huán),曰:‘齊多知,而解此環(huán)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謝秦使曰:‘謹以解矣!贝艘郧宄罹d綿如連環(huán)不斷,無人可解,極言愁之多且深。最后一語破的:這愁是怕見花開花落,更是最怕去年由塞北來的大雁卻已先我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530282.html

相關(guān)閱讀:田園詩句
夫婦和而后家道成
中秋節(jié)的詩句
夏的古詩
王之渙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