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祭從弟敬遠文》原文及翻譯 賞析
陶淵明《祭從弟敬遠文》原文
歲在辛亥,月惟中秋,旬有九日,從弟敬遠,卜辰云窆,永寧后土。感平生之游處,悲一往之不返。情惻惻以摧心,淚愍愍而盈眼。乃以園果時醪,祖其將行。嗚呼哀哉!
于鑠吾弟,有操有概。孝發(fā)幼齡,友自天愛。少思寡欲,靡執(zhí)靡介。后己先人,臨財思惠。心遺得失,情不依世。其色能溫,其言則厲。樂勝朋高,好是文藝。遙遙帝鄉(xiāng),爰感奇心。絕粒委務(wù),考?山陰。淙淙懸溜,曖曖荒林。晨采上藥,夕閑素琴。曰仁者壽,竊獨信之。如何斯言,徒能見欺。年甫過立,奄與世辭。長歸蒿里,邈無還期。
惟我與爾,非但友親,父則同生,母則從母。相及齠齒,并罹偏咎。斯情實深,斯愛實厚。念疇昔日,同房之歡。冬無?褐,夏渴瓢簞。相將以道,相開以顏。豈不多乏,忽忘饑寒。余嘗學(xué)仕,纏綿人事。流浪無成,懼負素志。斂策歸來,爾知我意。常愿攜手,?彼眾意。每憶有秋,我將其刈。與汝偕行,舫舟同濟。三宿水濱,樂飲川界。靜月登高,溫風始逝。撫杯而言,物久人脆。奈何吾弟,先我離世。
事不可尋,思亦可及。日徂月流,寒暑代息。死生異方,存亡有域。候晨永歸,指涂載陟。呱呱遺稚,未能正言。哀哀嫠人,禮儀孔閑。庭樹如故,齋宇廓然。孰云敬遠,何時復(fù)還?余惟人斯,昧茲近情。蓍龜有吉,制我祖行。王兆翩翩,執(zhí)筆涕盈。神其有知,昭余忠誠。嗚呼哀哉!
陶淵明《祭從弟敬遠文》翻譯
辛亥年八月十九日,為堂弟敬遠,占卜擇定了日子下棺安葬,永遠安息于地下。感念我們平日同游共處,我為你一去不返而悲傷,我心情悲痛感傷,傷心得熱淚滿眼。于是用園中之果和新釀制的酒,為你的靈柩安葬而送行。悲痛啊,悲痛!
我那光明磊落的弟弟啊,既有節(jié)操又有氣度。少年時代即知孝順父母,對兄弟的友愛本于天性。無憂無慮,追求不多,既不固執(zhí),也不孤僻。遇先為別人打算,然后才考慮自己,面對財物時總想惠及他人。內(nèi)心不計較得失,性情不趨附世俗。他態(tài)度溫和,他言辭嚴肅。以結(jié)交高明的朋友為快樂,愛好詩辭文章與琴棋書畫。遙遠的神仙世界,使他感到好奇,于是他不食煙火,拋棄世俗事務(wù),隱居于山林深處。淙淙作響的瀑布,森郁昏暗的荒林,清晨
采摘仙藥,晚上研習素琴?鬃釉f:行仁德者可以長壽。我偏偏相信了?墒菫槭裁催@句話,卻白白地將我欺騙呢!敬遠年齡剛過三十,卻忽然與世長辭,永遠安眠于地下,遙遙沒有回還之日。
我與你之間,不僅僅是親愛友善,我們的父親是親兄弟,我們的母親是親姊妹。在童年時代,我們又都失去了父親,我們的感情實在太深,我們的友愛確實很厚!想想過去的日子,同住一處的歡樂,雖然冬天沒有粗布棉衣,夏天饑渴了靠簞食瓢飲勉強度日,但我們以道義相互勉勵,相互愉悅以解憂愁。難道生活不是很貧乏嗎?只是我們忘記了饑寒之苦。我曾經(jīng)外出做官,為那些往來應(yīng)酬之事纏身,雖四處奔波,卻一事無成。只怕辜負了平日的志向,我辭去官職回到家鄉(xiāng)。你知道我的心意,常愿與我攜手同游,而不顧及世俗的議論。每當回憶起那秋收之時,我將要去收割莊稼,和你一道前往,一同乘舟渡水。我們在那河邊連宿三夜,且飲酒取樂。澄靜的明月掛在高空,夏季的熱風已經(jīng)消失。我們持杯暢談,事物長存,人生短暫。這是為什么啊,我的弟弟,你竟在我之前離開了人世!
往事難以追尋,思念哪有盡頭?歲月流逝,寒暑更替。一死一生各在一方,一存一亡界域相隔,等待清晨為你安葬,準備踏上去往墓地的路程。你留下的呱呱啼哭的幼兒,尚未能學(xué)會說話;你拋下的悲哀的寡婦,非常懂得禮儀。庭院中的樹木依舊,屋舍之中空空蕩蕩,誰說敬遠何時能再歸還?我揣想別人啊,不會理解我們這種親密的感情。占卜好了的吉祥之日,按照規(guī)定的喪禮制度為你送行。眼看著輕快飄動的魂幡,我拿著筆啼淚不止。你的神靈如有知覺,就會明白我心中的誠意。悲痛啊,悲痛!
陶淵明《祭從弟敬遠文》賞析
《祭從弟敬遠文》是詩人陶淵明的作品。從弟,為同祖父的弟弟,即堂弟。陶淵明的堂弟敬遠,比陶淵明小十六歲,去世時年僅三十一歲。陶淵明與敬遠“父則同生,母則從母”,他們自幼長期相處,情同手足;長大后志趣相投,感情深厚,一道隱居耕躬,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F(xiàn)敬遠磕然早逝,陶淵明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寫下這篇祭文,以表示對堂弟的深切悼念之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548442.html
相關(guān)閱讀: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原文翻譯及賞析
戰(zhàn)國策?楚一?五國約以伐齊
崔顥《遼西作》原文翻譯及賞析
柳宗元《梓人傳》原文及翻譯賞析、寓意
孔子家語?論禮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