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八哀詩?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原文
相國生南紀,金璞無留礦。仙鶴下人間,獨立霜毛整。
矯然江海思,復與云路永。寂寞想土階,未遑等箕潁。
上君白玉堂,倚君金華省。碣石歲崢嶸,天地日蛙黽。
退食吟大庭,何心記榛梗。骨驚畏曩哲,?變負人境。
雖蒙換蟬冠,右地恧多幸。敢忘二疏歸,痛迫蘇耽井。
紫綬映暮年,荊州謝所領。庾公興不淺,黃霸鎮(zhèn)每靜。
賓客引調同,諷詠在務屏。詩罷地有馀,篇終語清省。
一陽發(fā)陰管,淑氣含公鼎。乃知君子心,用才文章境。
散帙起翠螭,倚薄巫廬并。綺麗玄暉擁,箋誄任?騁。
自我一家則,未缺只字警。千秋滄海南,名系朱鳥影。
歸老守故林,戀闕悄延頸。波濤良史筆,蕪絕大庾嶺。
向時禮數隔,制作難上請。再讀徐孺碑,猶思理煙艇。
杜甫《八哀詩?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翻譯
待更新
杜甫《八哀詩?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賞析
《八哀詩?故右仆射相國張公九齡》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所作的一首古詩。哀相國者,哀其志存王室,明皇始終不能信用,為可惜也。九齡,韶州曲江人。
相國生南紀,金璞無留礦。仙鶴下人間,獨立霜毛整。矯然江海思,復與云路永。寂寞想土階,未遑等箕穎。
首稱其品格不凡。金無留礦,比才堪用世。鶴下人間,比生質超群。既而飛騰云路,則想致君唐虞,而不遑等于高隱矣。
上君白玉堂,倚君金華省。碣石歲崢嶸,天池日蛙黽。退食吟大庭,何心記榛梗。骨驚畏曩哲,?變負人境。雖蒙換蟬冠,右地恧多幸。敢忘二疏歸,痛迫蘇耽井。紫綬映暮年,荊州謝所領。庚公興不淺,黃霸鎮(zhèn)每靜。
此敘其仕進履歷。玉堂金華,切近于君。碣石崢嶸,祿山勢張也。天池蛙黽,林甫恣讒也。退食二句,承蛙黽,言不計私忿;骨驚二句,承碣石,言憂在國事。換蟬冠。為尚書右丞相。恧多幸,言罷政雖慚,而遠害猶幸也。二疏,比其歸養(yǎng);蘇耽,比其奪情。紫綬,出為荊州長史。庚亮、黃霸,稱其在任政績。
賓客引調同,諷詠在務屏。詩罷地有余,篇終語清省。一陽發(fā)陰管,淑氣含公鼎。乃知君子心,用才文章境。散帙起翠螭,倚薄巫廬并。綺麗玄暉擁,箋誄任?騁。自我一家則,未闕只字警。千秋滄海南,名系朱鳥影。
此敘其詩才文學。延客詠詩,見風流韻事。地有余,力厚也。語清省,詞爽也!沮w注一陽發(fā)管,謂其詩可聽,如黃鐘之律。淑氣含鼎,謂其詩可味,如太羹之和。君子二句,惜其抱濟世之才,退而用心于文章也。起翠螭,言文瀾激蕩。并巫廬,言才氣高褰。玄暉、任?,謂詩文兼擅其勝。【趙注韶州,在滄海之濱。朱鳥,即南方之宿。當時謂九齡為滄海遺珠,則才名久著南方矣。
歸老守故林,戀闕悄延頸。波濤良史筆,蕪絕大庾嶺。向時禮數隔,制作難上請。再讀徐孺碑,猶思理煙艇。
此敘其家居存歿,而終之以哀吊。趙曰:張公有良史之筆,惜乎其人歿,而蕪絕于嶺外。向時禮數隔絕,己之制作,不能面質于生前,今讀其徐孺之碑,猶思理艇而往,瞻拜于墓前焉。此章,首尾各八句,中二段各十六句。
劉克莊后村曰:村公《八哀》詩,崔德符謂可以表里《雅》《頌》,中古作者莫及。韓子蒼謂其筆力變化,當與太史公諸贊方駕。惟葉石林謂長篇最難,晉魏以前無過十韻,常使人以意逆志,初不以敘事傾倒為工。此八篇本非集中高作,而固不易之論,至于石林之評累句為長篇者,亦不可不知。
郝敬仲輿曰:《八哀》詩雄富,是傳紀文字之用韻者。文史為詩,自子美始。
【杜甫的詩詞全集 68首詩全集下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548452.html
相關閱讀:杜甫《奉和嚴公軍城早秋》原文及翻譯 賞析
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萬里歸心對月明
無名氏《東門行》原文翻譯及賞析
世間那有揚州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