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清代
作者:劉墉
原文:
既奉命于秦淮之上,又隨我于邗溝之東,追攀不疲,以至邵伯南埭,始終之際,良有可稱。送蔡明遠敘。乙未冬日臨。石?居士。相關(guān)內(nèi)容
相關(guān)內(nèi)容注釋
作者:佚名
()既:已經(jīng)。()奉命:被命令,被要求。
()邗(hán)溝:聯(lián)系長江和淮河的古運河,是中國最早見于明確記載的運河。
()追攀:追隨牽挽。形容惜別。
()始終:自始至終。
()臨:照樣子摹仿字畫。
相關(guān)內(nèi)容鑒賞
作者:佚名
此幅書于“乙未冬日”,即年(乾隆四十年),時年劉墉歲。此書運筆圓勁,古樸飄逸,方圓兼?zhèn),蒼潤互見。清徐珂《清稗類鈔》評劉墉書:“自入詞館以迄登臺閣,體格屢變,神妙莫測。其少年時為趙體,珠圓玉潤,美如簪花。中年以后,筆力雄健,局勢堂皇。迨入臺閣,則炫爛歸于平淡,而臻爐火純青之境矣!贝朔捶从沉藙④心陼r的書法風格。相關(guān)內(nèi)容劉墉 劉墉(~),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巖、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清代書畫家、政治家。山東省高密縣逄戈莊人(原屬諸城),祖籍江蘇徐州豐縣。乾隆十六年(年)進士,劉統(tǒng)勛子。官至內(nèi)閣大學士,為官清廉,有乃父之風。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做過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工書,尤長小楷,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謚文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553400.html
相關(guān)閱讀:勵志日志:做一個打不倒的人
送張舍人之江東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白古詩
送范德孺知慶州原文_翻譯和賞析_黃庭堅古詩
憶秦娥?簫聲咽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李白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原文_翻譯和賞析_高啟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