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吳均《詠寶劍》原文及翻譯 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吳均《詠寶劍》原文及翻譯 賞析

吳均《詠寶劍》原文

我有一寶劍,出自昆吾溪。

照人如照水,切玉如切泥。

鍔邊霜凜凜,匣上風(fēng)凄凄。

寄語張公子,何當(dāng)來見攜?

吳均《詠寶劍》翻譯

待更新

吳均《詠寶劍》賞析

《詠寶劍》是南朝梁文學(xué)家吳均的代表作品,此詩也題作《寶劍》。

熱情于詠俠唱嘆的吳均十分鐘愛寶劍。吳均似乎并未去過邊塞,他有殺敵立功的雄心,卻出身貧寒,仕途坎坷,終生不得志。但他仍熱情地寫著邊塞詩,用寶劍寄托著自己為國建功的壯志。

開篇先以寶劍的“祖籍”示人,既然出自盛產(chǎn)利刃的昆吾溪,可見“我”所佩之劍即使不是名劍,至少也是一件罕有的利器了。

三、四句更是極言其珍。這兩句對仗工整,連用多典,使那切玉如泥的寶劍躍然讀者眼前。

五、六句緊承前文,進一步描寫寶劍光彩。這兩句是說,劍刃邊如同寒霜凜凜,抽劍出匣時劍匣上風(fēng)聲凄厲。這兩句摻入了一些人的主觀感覺色彩,更顯劍之魄力。好一把寶劍!莫說是光彩照人,鋒利無比,就算只是看一眼,便覺得劍刃如同九月素霜,凜凜然使人心生畏懼,拔劍在手,鏗然發(fā)聲,好似陰風(fēng)悲鳴,讓人不由得心下凄涼!

末尾兩句復(fù)用張華典,好似與前人對話。寄語張華公子,什么時候把你的神龍寶劍拿出來比試一下,看看誰的鋒利?

前所引《晉書》中對龍泉、太阿兩把寶劍的光彩照人已經(jīng)夸贊至極,如今吳均忽然開言要請張華“見攜”,顯然有自信勝之。龍泉太阿,是人盡皆知的絕世寶劍,而在吳均看來,尚自不如自己的劍,一比之下,這把劍鋒芒盡現(xiàn),不由人不嘆服。

英雄求主,懷寶待沽。作者詠寶劍,并不是單純地炫富,而是以劍喻才,這樣一把寶劍不去上陣殺敵,這樣一個人才不能得到重用,豈不是浪費了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554058.html

相關(guān)閱讀: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我們贊美安拉_詩歌鑒賞
錦堂春?半壁橫江矗起原文_翻譯和賞析_歸莊
芝加哥_詩歌鑒賞
周邦彥《風(fēng)流子?楓林凋晚葉》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