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原文翻譯 賞析
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原文
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
聞君掃卻赤縣圖,乘興遣畫滄洲趣。
畫師亦無數(shù),好手不可遇。
對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豈但祁岳與鄭虔,筆跡遠過楊契丹。
得非懸圃裂,無乃瀟湘翻。
悄然坐我天姥下,耳邊已似聞清猿。
反思前夜風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
元氣淋漓障猶濕,真宰上訴天應泣。
野亭春還雜花遠,漁翁暝蹋孤舟立。
滄浪水深青溟闊,欹岸側(cè)島秋毫末。
不見湘妃鼓瑟時,至今斑竹臨江活。
劉侯天機精,愛畫入骨髓。
自有兩兒郎,揮灑亦莫比。
大兒聰明到,能添老樹巔崖里。
小兒心孔開。貌得山僧及童子。
若耶溪,云門寺。
吾獨胡為在泥滓,青鞋布襪從此始。
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翻譯
待更新
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賞析
杜甫的《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是一首題畫詩,作于公元754年(天寶十三年)。劉少府即劉單,當時任奉先縣尉,少府是唐時對縣尉的尊稱,山水障即畫著山水的屏障。
從題畫詩這一體來看,沈德潛《說詩?語》云:“唐以前未見題畫詩,開此體者老杜也!北M管在杜甫之前偶有題畫之作,但題畫詩成為一體,成就高而影響遠,則確實始于杜甫。在文人畫興盛、因而題畫詩也隨之興盛的宋代,詩論家就給杜甫的題畫詩以崇高的評價,認為“畫山水詩,少陵數(shù)首后無人可繼者”。
王右仲評這首《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說:“畫有六法,氣韻生動第一,骨法用筆次之。杜以畫法為詩法。通篇字字跳躍,天機盎然,此其氣韻也。如‘堂上不合生楓樹’突然而起,已而忽入滿城風雨,已而忽入兩兒揮灑,飛騰頓挫,不知所自來,此其骨法也!
這首七古長篇,分三個段落。起結各四句自成兩段,中間二十八句為一大段。而此大段中,又按六、八、六、八句數(shù)分四層加以敘寫。一起四句,寫劉單畫畢《赤縣圖》后,又畫山水屏障,扣題入筆。前二句用突兀之筆,以“不合”、“怪底”渲染劉單山水屏障作勢奇異,真幻難辨。南宋楊萬里評論說:“詩有驚人句,如《山水障》云:‘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是也。”(《仇注杜詩》引)。接下來二句以平敘交代原因,而其中“滄洲趣”三字又為后文埋下伏筆。第二大段前六句,作者以同時代的畫家祁岳、鄭虔和隋代的楊契丹襯托劉單畫技。接下來“得非玄圃裂”以下八句,沒有立即實寫畫中情景,而是結合觀感,展開想象,盛贊劉單山水神奇不凡。在寫法上,整個八句都是虛寫而非實錄。其中客觀自然的聯(lián)想和奇幻景物的假設錯雜而下,時而瀟湘、天姥、蒲城,時而玄圃、鬼神、真宰。玄圃、瀟湘,都取遠景,述劉單山水跡侔仙界;風雨、蒲城,都取近景,贊劉單山水巧奪化工。而此層之首,又以“得非”、“無乃”喝起;其間又云:“悄然坐我天姥下”,天姥是杜甫舊游之地,在這里與第一段所說“滄洲趣”相照應;“真宰上訴天應泣”,是化用倉頡作字、天雨粟、鬼夜哭的典故;“元氣淋漓障猶濕”一句,形容筆墨之飽滿酣暢。王右仲評說:“篇中最得畫家三昧,尤在‘元氣淋漓障猶濕’一語,試一想象,此畫至今在目,詩中有畫,信然!保ā冻鹱⒍旁姟芬┣宸睫股健渡届o居畫論》則云:“杜老云‘元氣淋漓障猶濕’,是即氣韻生動。”這一層想象豐富大膽,用筆錯綜奇幻,章法頓挫跌宕。自“野亭”以下六句又是一層,由虛返實,摹寫山水障中景物,亭花、岸島,屬山;漁舟、滄溟,屬水,山水相映成趣。中間“不見湘妃鼓瑟時,至今斑竹臨江活”兩句,用娥皇、女英二妃泣舜,湘竹皆斑的典故,實寫中有虛景,筆意總欲不凡。自“劉侯”以下八句,在具體描寫畫中情景之后,再贊劉單技藝超卓,與本段第一層相呼應。寫畫至此已可作結,但作者并未止筆,而是宕開一筆,再度由實返虛,“若耶溪”以下四句,是全詩的最后一段,作者在寫足題面后進一步生發(fā),表達自己由劉單山水屏障而產(chǎn)生的隱遁江湖之志。這樣寫,即使全詩意余言外,又回應了前面的“滄洲趣”,首尾完整。
而在章法,施補華在《峴傭說詩》中評論這首詩說“起手用突兀之筆,中段用翻騰之筆,收處用逸宕之筆。突兀則氣勢壯,翻騰則波浪闊,逸宕則神韻遠”。全詩或虛或?qū)崳憣映,生動傳神,筆力飽滿,脈絡分明,實為我國古代題畫詩中的珍品。
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聞君掃卻赤縣圖,乘興遣畫滄州趣。
(首敘屏障山水。乍見而怪,甚言作勢之異。赤縣圖,別是一幅。滄洲趣,指屏中山水。楊誠齋曰:詩有驚人句,如《山水障》云:“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笔且病#
《禮記》:“堂上不趨。”《楚辭》:“湛湛江水兮上有楓。”唐方言底字作何字解。《顏氏家訓》、師古《匡謬》云:何物為底。此本言何等物,其后遂省何言,直云等物耳。謝靈運詩:“江山共開曠。”鮑照詩:“徘徊煙霧里。”掃,謂揮灑筆下也!惧X箋劉為奉先尉,寫其邑之山水,故曰赤縣圖!妒酚洝罚亨u衍謂中國名赤縣神州。趙曰:京邑屬縣,有赤有畿,其浩穰者為赤。謝?詩:“復協(xié)滄州趣!碑嫀熞酂o數(shù),好手不可遇。對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豈但祁岳與鄭虔,筆跡遠過楊契丹。(此贊其筆意超絕。)薛道衡詩:“不蒙女史進,更失畫師情。”《庾肩吾傳》:張士簡之賦,周升逸之辯,亦成佳手,難可復遇。左思詩:“聊可瑩心神。”毫素,揮毫于素絹也!段寰仭罚骸吧钚耐泻了亍!崩钏谜妗懂嬩洝罚嚎沼衅涿灰娵欅E二十五人,祁岳在李國恒之下!短茣罚亨嶒茍D山水,嘗自寫其詩并畫以獻。帝大署其尾曰:三絕。宋羊欣《論書》:“筆跡精熟。”沙門彥瓊《后畫錄》:“隋參軍楊契丹,六法頗該,殊豐骨氣,山東體制,允屬斯人!
得非玄圃裂?無乃瀟湘翻?悄然坐我天姥下,耳邊已似聞清猿。反思前夜風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元氣淋漓障猶濕,真宰上訴天應泣。
(此形容山水之神奇。玄圃、瀟湘,舉遠景以相擬,言其跡侔仙界。風雨、蒲城,舉近景以相擬,言其巧奪化工
《穆天子傳》:乃為銘跡于玄圃之上,以詔后世。圖經(jīng):湘水自陽海發(fā)源,至零陵北而營水會之,二水合流,謂之瀟湘。瀟者,水清深之名。王徵君詩:“窈靄瀟湘空!倍旁娪锰撟忠嘤兴尽!逗问险Z林》:袁粲曰:“豈得非名賢!薄蹲髠鳌吩疲骸盁o乃不可乎?”《吳越郡國志》:天姥山與括蒼相連。春月,樵者聞蕭鼓笳吹之聲聒耳。《寰宇記》:天姥山,在剡縣南八十里。謝靈運詩:“暝投剡中山,明登天姥岑!奔创恕!惧X箋公《壯游》詩“歸帆拂天姥”,蓋舊游之地,故云:“悄然坐我天姥下!睆堈f詩:“清猿坐見傷!薄跺居钣洝罚浩殉强h,本漢重泉縣,開元中改為奉先。揚雄《上林賦》:“大者含元氣,纖者入無倫。”《楚辭》:“劍淋漓而縱橫。”《老子》:“有真宰以制萬物。”《五行志》:中和三年,浙西天鳴,聲如轉(zhuǎn)磨,是謂天泣。趙曰:錢希白《洞微志》:無云而雨謂之天泣。昔倉頡作字,天雨粟,鬼夜哭。此暗用其意。
野亭春還雜花遠,漁翁暝踏孤舟立。滄浪水深青溟闊,欹岸側(cè)島秋毫末。不見湘妃鼓瑟時。至今斑竹臨江活。
(此備寫山水中景物。亭花、岸島,屬山。漁舟、滄溟,屬水。湘竹臨江,又兼映山水。上二段,應前滄洲趣。)
庾信詩:“野亭高被馬。”春還,謂春氣回還。丘希范書:“雜花生樹。”傅玄詩:“渭濱漁釣翁。”陶潛詩:“渺渺孤舟逝。”滄浪,在楚。青溟指海!渡髯印罚骸半x朱之明,察秋毫之末。”古詩嘗用不見,猶云豈不見!冻o》:“使湘靈鼓瑟兮!薄恫┪镏尽罚核幢烙谏n梧,二妃啼,以淚揮竹,竹盡斑。張載詩:“臨江釣春魚!
劉侯天機精,愛畫入骨髓。自有兩兒郎,揮灑亦莫比。大兒聰明到,能添老樹巔崖里。小兒心孔開,貌得山僧及童子。
(此因少府而并及其子,應前畫師一段。)
何遜詩:“劉侯務屬書。”《文賦》:“方天機之峻利。”《漢書?鄒陽傳》:“厚德長君,入于骨髓!薄抖[衡傳》:“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魏略》:孫權書:“心開目明。”貌,描繪工肖也。庾信詩:“山僧或見尋。”《左傳》:“童子何知。”
若耶溪,云門寺,吾獨胡為在泥滓,青鞋布襪從此始。
(此見畫而思托身世外,應前天姥兩句。此章起結四句,中間八句者兩段,六句者兩段。)
《水經(jīng)注》:若耶溪水,上承?峴麻溪,溪下孤潭周數(shù)畝,甚清深。有孤石臨潭,垂崖俯視,猿?驚心,寒木被潭,森沉駭觀。溪水至清,照眾山倒影,窺之如畫。又云:山陰縣南有玉笥、竹林、云門、天柱精舍,并疏山創(chuàng)基,架林裁宇,割潤延流,盡泉石之好。胡夏客曰:“若耶溪長數(shù)十里,凡有六寺,皆以云門冠之。王十朋曰:《南史》:何胤以會稽多靈異,往游焉,居若耶山云門寺!段髡髻x》:“奮迅泥滓。”赤城謝省曰:此詩一篇之中,微則竹樹花草,變則煙霧風雨,仙境則滄洲玄圃,州邑則赤縣蒲城,山則天姥,水則瀟湘,人則漁翁釋子,物則猿猱舟船,妙則鬼神,怪則湘靈,無所不備。而縱橫出沒,幾莫測其端倪。
王嗣?曰:畫有六法,氣韻生動第一,骨法用筆次之。杜以畫法為詩法,通篇字字跳躍,天機盎然,此其氣韻也。如“堂上不合生楓樹”,突然而起,
已而忽入滿城風雨,已而忽入兩兒揮灑,飛騰頓挫,不知所自來,此其骨法也。至末因貌得山僧,忽轉(zhuǎn)到若耶云門,青鞋布襪,閹然而止?偟卯嫹ń(jīng)營之妙,而篇中最得畫家三昧,尤在“元氣淋漓障猶濕”一語。試一想像,此畫至今在目,詩中有畫,信然。
黃生曰:此篇寫畫與贊賞,分作數(shù)層說,反覆濃至。
【杜甫的詩詞全集 68首詩全集下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556510.html
相關閱讀: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周邦彥《夜游宮?葉下斜陽照水》原文翻譯及賞析
宋史?蔡卞傳原文翻譯
行云流水一孤僧
多少事,欲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