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原文:
水涵空,山照市。西漢二疏鄉(xiāng)里。新白發(fā),舊黃金。故人恩義深。海東頭,山盡處。自古空槎來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歸。
相關(guān)內(nèi)容
賞析
作者:佚名
此為送別詞,為公元年初冬(史料記載為宋神宗熙寧七年十月)作者在楚州別孫洙(字巨源)時所作。在仕途上,作者與孫洙均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又有著共同的政治遭遇。為了從政治斗爭的漩渦中解脫出來,二人皆乞外任。而此時,孫洙即將回朝任起居注知制誥,這自然會引起作者的思想波動。在詞中,作者將仕途中的無窮憂患情思與自己的身世感慨融合一起,表達了極為復雜的心緒。
上片用西漢二疏(疏廣、疏受)故事贊頌孫洙。二疏叔侄皆東海(海州)人。廣為太子太傅,受為少傅,官居要職而同時請退歸鄉(xiāng)里,得到世人景仰。孫洙曾知海州,故云“二疏鄉(xiāng)里”。對海州來說,孫洙和二疏一樣都是值得紀念的!八,山照市,西漢二疏鄉(xiāng)里”,三句說海州碧水連天,青山映簾,江山神秀所鐘,古往今來出現(xiàn)了不少可景仰的人物。前有二疏,后有孫洙,都為此水色山光增添異彩!靶掳装l(fā),舊黃金,故人恩義深”。三句以二疏事說孫洙。二疏請歸,宣帝賜黃金二十斤,太子贈五十斤,公卿大夫、故人邑子設(shè)祖道,供帳東都門外,舉行盛大歡送會。(《漢書?疏廣傳》)“新”與“舊”二字,將二疏與孫洙聯(lián)系一起。點明詞中說的卻是眼前人。孫洙海州一任,白發(fā)新添,博得州人殷勤相送,這是老友在此邦留下的深恩厚義所致。
下片以乘槎故事敘說別情!恫┪镏尽份d:近世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見海槎來,不違時,赍一年糧,乘之到天河。見婦人織,丈夫飲牛,問之不答。遣歸,問嚴君平,某年某月日,客星犯牛斗,即此人也。這是傳說中的故事,作者借以說孫洙,謂其即將浮海通天河,晉京任職!昂|頭,山盡處,自古客槎來去!薄昂!迸c“山”照應上片之“水”與“山”,將乘槎浮海故事與海州及孫洙聯(lián)系一起。作者的想象中,當時有人乘槎到天河,大概就是從這里出發(fā)的。但是,自古以來,客槎有來有往,每年秋八月一定準時來到海上,人(孫洙)則未有歸期!伴队行,赴秋期,使君行不歸”一方面用浮海通天河說應召晉京,一方面以歸期無定抒寫不忍相別之情。其中“有信”、“不歸”,就把著眼點集中在眼前人(孫洙)身上,突出送別。
此詞妙用典故,先以兩漢二疏故事贊頌孫洙,又以乘槎故事敘說別情,既表達了對友人的贊美之情,又抒發(fā)了作者自身的復雜心緒和深沉感慨,可謂形散而神不散,渾化天跡,大開大合,結(jié)構(gòu)縝密。
相關(guān)內(nèi)容蘇軾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古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shiju/576525.html
相關(guān)閱讀:生查子?關(guān)山魂夢長原文_翻譯和賞析_晏幾道
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yún)侵性腳翻譯和賞析_辛棄疾
應天長?平江波暖鴛鴦?wù)Z原文_翻譯和賞析_毛文錫
《賀新郎 別茂嘉十二弟,鵜?、杜鵑實兩種》譯文注釋_《賀新
《相思令?吳山青》譯文注釋_《相思令?吳山青》點評_林逋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