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魏書?胡叟傳原文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魏書?胡叟傳原文及翻譯

魏書?胡叟傳原文

胡叟,字倫許,安定臨涇人也。世有冠冕,為西夏著姓。叟少聰敏,年十三,辨疑釋理,知名鄉(xiāng)國。其意之所悟,與成人交論,鮮有屈焉。學不師受,友人勸之,叟曰:"先圣之言,精義入神者,其唯《易》乎?猶謂可思而過半。末世腐儒,粗別剛?cè)嶂唬瑢幱刑轿凑渍咴?就道之義,非在今矣!奔芭x群籍,再閱于目,皆誦于口。好屬文,既善為典雅之詞,又工為鄙俗之句。以姚政將衰,遂入長安觀風化,隱匿名行,懼人見知。時京兆韋祖思,少閱典墳,多蔑時輩,知叟至,召而見之。祖思習常,待叟不足。叟聊與敘溫涼,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當與君論天人之際,何遽而反乎?”叟對曰:“論天人者,其亡久矣。與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至主人家,賦韋、杜二族,一宿而成,時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載無違舊美,敘中世有協(xié)時事,而末及鄙黷人皆奇其才,畏其筆。世猶傳誦之,以為笑狎。

叟孤飄坎?,未有仕路,遂入漢中。劉義隆梁、秦二州刺史馮翊吉翰,以叟才士,頗相禮接。授叟末佐,不稱其懷。未幾,翰遷益州,叟隨入蜀,多為豪俊所尚。時蜀沙門法成,鳩率僧旅,幾于千人,鑄丈六金像。劉義隆惡其聚眾,將加大辟。叟聞之,即赴丹陽,啟申其美,遂得免焉。復(fù)還于蜀。法成感之,遺其珍物,價直千余匹。叟謂法成曰:“緯蕭何人,能棄明珠?吾為德請,財何為也?”一無所受。

魏書?胡叟傳翻譯

胡叟,字叫倫許,是安定臨涇人。他的上代有做官之人,他的姓是西夏大姓。胡叟小時候很聰明,年近十三歲,辨析疑難解釋事理,在家鄉(xiāng)聞名,他心里所領(lǐng)悟的事理,同德才兼?zhèn)涞娜宿q駁,很少有理屈的時候。他所學的知識沒有經(jīng)過名師傳授,友人勸他,胡叟說:“先賢的言論,精研事物的微義,達到神妙境界的,難道只有《易》嗎?我還是認為通過思考能理解過半。末世迂腐的讀書人,只能粗略辨別陰陽之位,哪里有在還沒有征兆的事物中探索真理的人呢?從師問道的道理,不在今世了!钡鹊剿┯[群書,再次讀過,就能在口中背誦出來。胡叟喜歡寫文章,既善于寫典雅的詞句,又精通通俗的詞句。因為姚政將衰,于是他來到長安觀察風俗民情,不露姓名,隱藏行蹤,害怕被別人認出。當時的京兆尹韋祖思,年少時讀了很多典章,蔑視當時著名的人,知道胡叟到此地,宣召他與他見面。祖思像平常對待一般的讀書人那樣,招待胡叟很輕慢。胡叟略微與祖思說了幾句天氣冷熱的話,就拂衣而出來了。祖思堅決挽留胡叟,說:“正想同你談?wù)撎烊说臅r候,為什么急匆匆地要回去呢?”胡叟回答說:“談?wù)撎烊说娜舜蟾畔龊芫昧,同你互相了解,何必像這樣夸耀自己啊。”于是不落坐就離開了。到了主人家,為韋、杜二族作賦,一夜就寫完成,當時他年齡十八歲。他的文章記述前人的記載,不違背舊時美德,敘述中世則符合當時的事,而不涉及輕賤侮慢之詞。人們都以他的才華為奇,害怕他犀利的文筆。世人還傳誦他的文章,將其作為談資。

胡叟孤身飄零困頓不得志,沒有做官入仕的路,于是進入漢中。劉義隆時梁、秦二州的刺史馮翊(yì)吉翰,認為胡叟是才士,對他相當?shù)囟Y待。授予胡叟輔佐之職,不合胡叟的心意。沒有多久,吉翰調(diào)往益州做官,胡叟隨他進入蜀地,時常被豪俊所尊崇。當時蜀地的和尚法成,聚集帶領(lǐng)僧兵,人數(shù)差不多達到千人,鑄造丈六高的金像。劉義隆憎恨法成聚眾,將對他施加殺頭刑罰。胡叟聽到這件事,馬上趕赴丹陽,陳述申明這件事的好處,于是法成得以免罪。又返回到蜀地。法成感激胡叟,贈送胡叟珍貴的物品,價值千余匹綢。胡叟對法成說:“靠編織東西生活的是什么人,卻能舍棄明珠。我為德行而請命,拿錢財干什么?”一點也不接受法成所贈的禮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579813.html

相關(guān)閱讀:逝世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漢書?循吏傳原文及翻譯
假如我能選擇_詩歌鑒賞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