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雜詩》原文
一
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萬里,江湖?且深。
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
孤?飛南游,過庭長哀吟。
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
形影忽不見,翩翩?zhèn)倚摹?/p>
二
轉蓬離本根,飄?隨長風。
何意回飚舉,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無極,天路安可窮。
類此游客子,捐軀遠從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復道,沉憂令人老。
三
西北有織婦,綺縞何繽紛。
明晨秉機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終長夜,悲嘯入青云。
妾身守空閨,良人行從軍。
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
飛鳥?樹翔,??鳴索?。
愿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
四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
時俗薄朱顏,誰為發(fā)皓齒。
俯仰歲將暮,榮曜難久恃。
五
仆夫早嚴駕,吾將遠行游。
遠游欲何之,吳國為我仇。
將騁萬里涂,東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風,淮泗馳急流。
愿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
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六
飛觀百余尺,臨牖御欞軒。
遠望周千里,朝夕見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閑。
國讎亮不塞,甘心思喪元。
拊劍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聲發(fā),聆我慷慨言。
七
攬衣出中閨,逍遙步兩楹。
閑房何寂寞,綠草被階庭。
空室自生風,百鳥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憂戚與我?。
佳人在遠遁,妾身單且煢。
歡會難再遇,芝蘭不重榮。
人皆棄舊愛,君豈若平生。
寄松為女蘿,依水如浮萍。
赍身奉衿帶,朝夕不墮傾。
倘終顧?恩,永副我中情。
曹植《雜詩》翻譯
、江北:原作“北!,注云:“一作江北!苯駬(jù)以校改。
2、瀟湘:兩水名。均在今湖南省境內(nèi)。
3、朱顏:美好的容顏
4、俯仰:俯仰之間。形容時間的短暫。
5、榮耀:指女子青春時光彩煥發(fā)的榮華。
6、嚴駕:裝備好車馬。
7、東路:指從洛陽回去的路上。
8、江介:江邊。
9、無方舟:比喻自己當時沒有權柄。
0、飛觀:形容觀之高。觀:宮門的?望樓。
、欞軒:欄桿。
2、喪元:丟掉腦袋
3、赴太山:古人迷信人死后魂魄歸于泰山,因此“赴太山”即“赴死”之意。太,通“泰”。
曹植《雜詩》賞析
《雜詩》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曹植的代表作品之一。曹植的創(chuàng)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為界,分前后兩期。前期詩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負,洋溢著樂觀、浪漫的情調(diào),對前途充滿信心;后期的詩歌則主要表達由理想和現(xiàn)實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憤。他的詩歌,既體現(xiàn)了《詩經(jīng)》“哀而不傷”的莊雅,又蘊含著《楚辭》窈窕深邃的奇譎;既繼承了漢樂府反應現(xiàn)實的筆力,又保留了《古詩十九首》溫麗悲遠的情調(diào)。曹植的詩又有自己鮮明獨特的風格,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變。
一
這是一首五言古詩,抒發(fā)了對遠方親人深切思念之情。
“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起句工整并定下“悲”的感情基調(diào)。寫詩人朝日登臺,雖天氣晴朗,陽光明媚,但詩人仍有所感觸,覺得悲從中來。
“之子在萬里,江湖迥且深”,這兩句詩緊承上句,也解釋了悲的原因:親人遠隔萬里,江河阻隔,水深難渡。同時也點明此詩是為懷故人而作的主題!胺街邸眱删,繼續(xù)寫會面之難、離愁難以排遣。
“孤雁飛南游”等以下六句是直寫登臺見聞!肮卵泔w南游,過庭長哀吟”兩句寫詩人聽到孤雁哀鳴,抬頭望見正向南飛,想到孤居南方的兄弟,心內(nèi)更是痛苦!奥N思”以下四句寫仰首思慕遠方兄弟,遐想托雁帶去音信,可轉眼之間,孤雁已飛走了,形影不見,無緣會面,又難通音信,惆悵痛苦,久久不平。
四
該詩是曹植《雜詩》六首中的第四首。詩中作者以佳人自比,抒發(fā)自己雖值盛年卻無法施展抱負的深沉慨嘆。
“南國有佳人,容華者桃李“,起首兩句就描繪了一個艷若桃李、風華絕代的形象。是作者借屈原以香草美人代君子的寫法,借美人形象來比喻自己杰出的才能!俺谓卑叮λ逓t湘?!眱删,寫美人朝游江北,夕宿瀟湘水的小洲上,居無定所。“時俗薄朱顏,誰為發(fā)皓齒”兩句寫美人空有色藝,卻遭時俗所鄙薄,那么佳人為誰去啟皓齒歌唱?這兩句,自憐之意已出。
“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兩句寫時光流逝,青春美色難以久駐,暗示人生易老,如不趁青春年少建功立業(yè),恐怕要留下終生遺憾。作者那種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感傷噴泄而出。
曹植的詩詞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shiju/583276.html
相關閱讀:逝去的戀歌_詩歌鑒賞
李煜《采桑子?亭前春逐紅英盡》原文及翻譯賞析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漢書?眭兩夏侯京翼李傳原文及翻譯